中國加入WTO后的五年過渡期在兩個月后即將結束 資料圖片
中國加入WTO后的五年過渡期在兩個月后即將結束,而后,中國金融業將迎來全面開放。外資的涌入將會引發我國金融體系和金融機構的深刻變革,而首當其沖的將是商業銀行。在昨天舉行的“中國商業銀行改革與創新高級論壇”上,有關人士指出,WTO過渡期以后中國銀行業將面臨新的考驗和挑戰。
根據WTO的協議,2006年以后我國將取消所有對外資銀行的所有權、經營權的設立形式,包括所有制的限制,允許外資銀行向中國客戶提供人民幣業務服務,給予外資銀行國民待遇。
北京大學證券與金融研究所所長曹鳳岐表示,隨著外資銀行相關地域限制和業務限制的取消,外資銀行在我國市場上排兵布陣更加激烈,中資銀行要縮小差距提高競爭力,時間已經非常緊迫。
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指出,全面開放后,中國的銀行直接面對國際一流銀行的競爭。這樣會形成持續創新的壓力,同時也成為中國銀行業創新發展的動力。另外,他認為中國的銀行將面臨更加多元的客戶需求和更加多變的市場形勢,所以必須更加貼近市場、貼近客戶。
建行副行長羅哲夫表示,在面對壓力的同時,也要進一步提高商業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的競爭力。他認為,要通過不斷的創新強化金融創新的激勵約束機制,占領銀行業創造利潤的制高點,提高可持續的盈利能力。而進一步深化與國際戰略投資者合作,及進一步改善商業銀行外部運營環境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盡管中國銀行業應對全面開放尚有許多工作要做,但業內金融界人士都認為,經過初步的股改、上市,當前不少商業銀行的內部治理結構、運行機制等,與過去相比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內部制約機制已經初步建立,經營管理水平、風險控制水平、競爭力不斷提高,資產質量獲得了明顯改善。(記者 苗燕 但有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