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年會已于日前結束。作為全球主要金屬生產商和貿易商參加的會議,LME年會對世界金屬價格有著重要的影響。而在本次年會上,“中國因素”又被金屬現貨企業和基金當作游說價格的說辭再次提出。
而實際的情況卻是:這些機構的“中國因素”說辭顯得非常言不由衷,其實際行動同其鼓吹的“中國因素”言論往往背道而馳,而市場對于“中國因素”這一“強心針”的效用也已經顯出了疲態。年會期間,倫銅價格一直在7310至7570美元之間弱勢整理。
首先拿“中國因素”講故事的是全球最大的銅生產商———智利Codelco公司的執行總裁Jose Pablo Arellano。他稱明年市場銅供給將非常緊張,并可能一直持續到2008年。他同時認為,伴隨著對建筑業和城鎮化的持續投資,中國飛速發展的經濟將繼續推動全球銅需求的增加。
按理來說,在中國今后強大的需求預期這種絕對賣方市場下,智利Codelco公司這個賣家中的頭號大佬,應該毫無后顧之憂了。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中國今年前8月的銅進口量較去年同期下滑了42.3%,只有52.7萬噸。
而在銅進口顯著下滑的背景下,今年8月智利和中國協商,中國推出了取消從智利進口銅的2%進口關稅的政策。這就出現疑問了!如果確如智利Codelco公司所預料的那樣,智利又何必要求中國推出這種減稅政策來刺激日趨下降的進口銅的需求呢?說到底,這些國外大生產商再次拿出“中國因素”做說辭,無非就是希望在此說辭的推動下,能為其獲得更多的收益。
據國內的一些貿易商透露,年會之后,智利Codelco公司可能會再次調高銅價的亞洲升水20%至150美元/噸。這意味著多進口、高單價才是國外銅礦企業拿出“中國因素”的真正用意。
年會中的另外拿“中國因素”講故事的是各類投資基金。Global Advisors的聯合負責人牛頓(Russell Newton)在近期稱,中國需求看來仍穩固,基本金屬的庫存仍舊處于歷史低位。并且認為,拋售基本金屬不是明智之舉。
其他的一些國際基金也公開表示對中國因素還抱有相當積極的態度,認為中國第四季度的用銅量不會降低太多,甚至有外商認為國儲釋放庫存總有結束的時候,這給看漲者帶來一定心理支持因素。但是這種心理因素能否轉化成為實際行動,值得懷疑。
從年會期間國際銅市的表現來看,LME市場上總體持倉量下降到21.6萬余手,是今年自高點8800美元以來最低水平。COMEX基金連續增加空頭頭寸,其凈空頭寸達到13300手,基金拋空成為價格上行的主要壓力。可以看到,基金表面說一套,背后又在做一套。
金牛期貨的一位分析師認為,從市場的這些頭寸情況來看,可以看出基金對于商品投資的撤退和調整。過去一年推動價格趨勢性上升的主導力量是指數型基金,但是隨著能源、黃金類商品價格下跌,這類資金的收益已經開始降低,從而促使他們撤出在這些商品(包括銅)上的投資。基金的“中國因素”的言辭多少顯得有些言不由衷。 (黃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