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發展要聞  -中國女干部比例近40% 已有9位女性國家領導人 婦女就業比例45% -4月份CPI維持3%高位 央行或有后續緊縮政策 CPI向上趨勢難改 -第60屆世衛大會再度拒絕涉臺提案 國際衛生條例適用于中國全境 -交行A股開盤14.20元漲79.75% 海外投資者一周內從股市撤出$5億 -中石油獲世界最大汽田鉆探權 國企將成企業義務石油儲備主力 -基金私募將開閘 單筆不低于5000萬 銀行參與股指期貨將有章可循 -"十一五"我國將重點發展八大高技術產業 擴大民用飛機產業規模 -中國6省份爭奪第3個新特區名額 長三角城市居民收入增14.6% -免費師范生辦法出臺 國家鼓勵終身從教 須回生源地執教十年以上 -中國將采取五項舉措提高企業職工工資
央行上海總部發布《上海金融穩定報告》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9 月 01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8月31日首度發布《上海金融穩定報告》。今天出版的上海證券報刊載了報告全文,該報告全面介紹了上海金融改革、開放與發展的成績,展示了上海金融的穩定狀況。以下是報告全文:

上海金融穩定報告(2006)

上海房地產業發展對銀行貸款依存度較高,房地產市場波動直接影響金融資產價格和貸款質量。房地產業和房地產金融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可能對上海金融穩定造成潛在影響。

應重點關注上海經濟對國際環境的依賴程度及其對金融的影響。同時,國際資本市場發展與資本流動對上海經濟的影響也進一步加深,尤其是受人民幣升值預期影響,國際資本流入可能加劇,需要密切關注資本項下的結售匯等相關指標變化。

警惕不良貸款反彈。2006年,中國宏觀經濟調控的一項重要任務是產業結構調整與產能過剩的壓縮,因此,銀行不良貸款反彈的壓力會有所增加。就上海來看,銀行業信貸風險需要重點關注集團關聯企業貸款和房地產信貸。同時,要關注上海金融市場集聚地的特殊風險。

證券業發展需要關注的問題:一是證券市場制度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二是證券公司逐步出現分化,業務與產品創新方面的競爭日趨激烈。三是證券公司治理結構與盈利模式需要進一步改善。

發展金融市場的時間短,經驗少,在發展過程中仍面臨一些問題,如市場發展不平衡,直接融資比例過低,金融產品種類與層次還不夠豐富,風險定價能力和市場化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

反洗錢監管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反洗錢資金監測分析水平逐步提高,反洗錢工作協調機制建立,查處了一批涉嫌洗錢案件。

第一部分

綜述

近年來,上海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兩個率先”的戰略部署,圍繞“四個中心”建設,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關系,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全面完成了“十五”計劃確定的目標和任務,保持了經濟社會的良好發展勢頭。這為金融發展與金融穩定營造了良好的宏觀環境,上海金融總體保持穩定態勢,并向好的趨勢發展。

經濟穩步發展營造了金融穩定的基礎。2005年上海生產總值達9144億元,連續1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經濟運行的穩定性有所提高。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有助于增強金融市場活力,增加金融機構經營效益。金融平穩運行,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貨幣信貸運行平穩,各項存貸款增長適度,銀行業資產質量明顯改善,整體盈利能力提高;證券公司綜合治理取得成效,股權分置改革順利推進;保險業保費收入快速增長,經營效益進一步改善。金融市場發展勢頭良好,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金融工具種類增加,金融創新穩步推進。風險管理體系建設、風險防范能力得到提高和加強。隨著金融業的發展,金融風險管理意識提高,金融監管水平提升,風險處置能力增強。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建設進一步加強,在防范和化解潛在金融風險中發揮重要作用。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穩步推進,金融改革成效顯著。隨著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作為國家戰略的貫徹實施,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的逐步展開,上海的金融開放、集聚、創新效應進一步顯現。金融業發展環境不斷改善。上海市政府進一步完善了金融發展的政策環境。穩步推進社會誠信體系、金融法制建設,金融穩定環境不斷完善。

經濟持續較快增長,金融業快速發展,為金融穩定創造了條件。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需要密切關注金融業發展、金融產品創新、金融機構集聚和金融對外開放過程中的新情況與新問題,切實維護上海的金融穩定:一是經濟增長的動力問題。上海經濟增長對投資和出口依存度較高,由于產業結構調整的艱巨性與國際市場變化的不可控性,可能影響經濟的持續增長,進而影響到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穩健運行。二是房地產金融問題。上海房地產業發展對銀行貸款依存度較高,房地產市場波動直接影響金融資產價格和貸款質量。房地產業和房地產金融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可能對上海金融穩定造成潛在影響。三是關于金融業協調發展問題。近年來上海雖然重視發揮直接融資作用,但間接融資比重仍然偏高,社會的資金融通仍主要集中在銀行機構,貸款期限結構性矛盾、信貸集中度過高等問題仍然存在。四是完善金融市場制度建設問題。要加快研究金融市場發展的統一規劃,清除市場發展過程中的制度性障礙,促進各市場協調發展,以進一步提高金融市場集聚和輻射能力。五是金融業對外開放問題。近年來上海跨境資金流動呈加快趨勢,面臨外資沖擊的可能性加大。六是交叉性金融業務監測與管理問題。目前投資者對交叉性金融業務還缺乏全面了解,風險意識不足,金融機構尚未建立有效的交叉性金融業務風險防范機制,監管制度安排還不夠完善。

第二部分

經濟運行與金融穩定

一、宏觀經濟運行

2005年,上海經濟繼續保持了較快增長,經濟穩定性提高。投資、消費、出口增長速度趨于合理。二、三產業協調發展。財政收支形勢良好,城鄉居民收入進一步提高。2005年上海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為1%,比上年回落1.2個百分點,上海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呈現逐月走低的態勢。各類價格保持基本穩定,為金融業的平穩運行創造良好的條件。2005年,上海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四個中心”建設,著力調整經濟結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注重加強薄弱環節,為金融發展提供了保障。

經濟運行中需要關注的問題:

(一)投資結構變化。2005年,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增幅高出工業投資增幅24.4個百分點,高出全社會固定投資增幅16.9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拉動型的經濟增長,具有周期波動的特征。伴隨投資結構的調整,資金流向發生變化,對存量資產構成影響,因此需要更加關注金融資產的質量變化。

(二)工業企業盈利能力。上海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總體較好,但受國際原油、集成電路等價格上漲及國內汽車市場變化影響,上海工業企業利潤出現6年來的首次負增長,同比下降10.8%。工業企業整體盈利能力略降,資金占用增加,將對銀行信貸資產安全構成不利影響。

二、房地產業運行

2005年上海房地產投資增長回落,房地產價格穩中趨降,房地產開發貸款上升,個人住房貸款增長趨緩,外資繼續進入上海房地產市場。房地產市場波動可能對房地產貸款質量造成影響,需要關注因抵押物貶值而產生的個人住房貸款風險,制定應對預案,避免引發系統性風險。

三、國際收支變化

2005年上海外匯收支總規模已突破2500億美元,經常賬戶、資本和金融賬戶出現雙順差。經常賬戶外匯收支交易規模比上年增長14.5%,但增幅同比下降35.7個百分點。經常賬戶資金流入增幅超過資金流出增幅12個百分點。2005年資本和金融賬戶順差比上年增長33.4%,但增幅同比回落40.3個百分點。2005年資本流動規模進一步擴大,但增幅減緩,流入規模仍大于流出規模,流入增幅小于流出增幅,資本流動的失衡狀態有所緩解。

應重點關注上海經濟對國際環境的依賴程度及其對金融的影響。同時,國際資本市場發展與資本流動對上海經濟的影響也進一步加深,尤其是受人民幣升值預期影響,國際資本流入可能加劇,需要密切關注資本項下的結售匯等相關指標變化。

第三部分

金融業與金融穩定

一、銀行業

2005年末,上海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總額已突破3萬億元,達3.05萬億元,同比增長16.5%,全年實現經營利潤(未扣除風險資產撥備和不良資產核銷)385.1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1.4%。商業銀行資產利潤率達到1.35%,在全國銀行業中保持領先水平。資產質量繼續提高,不良貸款余額和比例實現“雙降”。2005年末,按五級分類口徑,上海中資銀行(不含上海農村商業銀行)本外幣不良貸款余額比年初減少34.4億元,不良貸款率為3.39%,比年初下降0.57個百分點。

銀行業發展需要關注的問題:(一)進一步提高風險管理能力。目前,上海銀行業機構的風險識別、計量和管理的技術手段離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等國際銀行業風險管理的最新要求還有不少差距。(二)努力轉變盈利模式。受限于分業經營體制,目前絕大部分銀行的盈利主要來源于利差,較易受到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因此,如何盡快發展中間業務,提高中間業務在總收入中的比重就顯得尤為迫切。(三)積極應對金融發展和創新帶來的挑戰。2005年遠期交易、外匯掉期、資產證券化、利率掉期等新產品的推出,以及計劃設立的金融期貨交易所,在為銀行機構提供新的資金運作空間的同時,也對商業銀行的創新能力、定價能力、市場風險管理能力和合規風險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警惕不良貸款反彈。2006年,中國宏觀經濟調控的一項重要任務是產業結構調整與產能過剩的壓縮,因此,銀行不良貸款貸款反彈的壓力會有所增加。就上海來看,銀行業信貸風險需要重點關注集團關聯企業貸款和房地產信貸。同時,要關注上海金融市場集聚地的特殊風險。

二、證券業

證券公司綜合治理取得成效。有5家證券公司共獲得14.5億元流動性貸款和中央匯金公司35億元注資,風險防范能力進一步增強;年內共處置本地證券期貨公司3家、異地證券期貨公司在滬營業部35家,有效避免了風險的傳染。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順利推進。截至2005年末,上海完成股改或已公告股改方案的公司達63家,占上海138家應股改公司的46%,市值比例達到49%,均居全國前列。

直接融資規模擴大。2005年,上海企業海內外直接融資達624.1億元。

證券業發展需要關注的問題:一是證券市場制度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二是證券公司逐步出現分化,業務與產品創新方面的競爭日趨激烈。三是證券公司治理結構與盈利模式需要進一步改善。

三、保險業

2005年,上海保險市場全年保費收入為333.6億元,同比增長8.8%。其中財產險公司保費收入89.7億元,同比增長19.2%;壽險公司保費收入243.9億元,同比增長5.4%。保費規模繼續列全國第4位。保險深度4.13%,保險密度2272元/人(以戶籍人口1352萬計)。上海新增保險機構14家,保險中介機構37家,給市場增添了新的活力。資產規模繼續擴大,保險業務結構調整初見成效。

保險業發展需要關注的問題:一是保費收入集中度過高,業務結構不合理。二是誠信建設較為薄弱,行業形象和公信力尚需提升。三是市場競爭激烈,保險公司經營不夠規范。

第四部分

金融市場與金融穩定

一、金融市場運行概況

2005年,上海各金融市場繼續快速發展,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金融產品和交易機制創新活躍,運行總體良好,并呈現出各自不同的運行特征。

2005年,貨幣市場資金充裕,債券回購和現券交易量大幅增加,市場整體利率水平有所下降;受央行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和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影響,上半年拆借與回購利率持續下行,下半年則呈現較為明顯的回升之勢。

2005年,上海票據市場平穩發展,票據貼現規模下降明顯,轉貼現業務持續增加,票據融資總量上升,票據市場利率有所下降。2005年,上海票據轉貼現市場與同業拆借市場、債券回購市場呈現了明顯的聯動特征,利率走勢基本相同。

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上,2005年上海金融機構現券買賣十分活躍,一至四季度持續走高,交易量位居全國第二位。上交所國債現貨全年累計成交同比下降6.4%。

股票一級市場發行大幅減少,二級市場成交有所下降。市場整體走勢仍然較為低迷。上證綜指開盤1260.78點,收于1161.06點,跌幅為8.3%;最高1328.53點,最低998.23點,振幅為33.1%。

外匯市場創新品種交易活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前后,匯率走勢不一。匯率改革后,美元緩慢下行,港幣隨美元亦步亦趨,日元緩緩走低,歐元震蕩下行。 黃金交易價格屢創新高,規模不斷擴大。全年累計成交黃金906.42噸,成交金額1069.76億元,同比分別上漲36.2%和46.4%。

期貨市場穩步發展,新產品交易活躍。從各個期貨品種來看,銅的成交額仍然最大。燃料油交易增長較快,成為市場活躍的主要力量。

二、金融市場運行特點

一是金融產品創新加速,助推金融市場發展壯大;二是金融衍生品上市交易,為市場成員提供避險工具;三是金融市場各子市場聯動性增強,利率走勢基本趨同;四是票據業務集中管理力度加大,競爭能力差距拉開。

三、金融市場建設與發展

近20多年來,上海的金融市場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也應看到,中國發展金融市場的時間短,經驗少,在發展過程中仍面臨一些問題,如市場發展不平衡,直接融資比例過低,金融產品種類與層次還不夠豐富,風險定價能力和市場化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對金融市場的基礎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消除各金融市場發展的制度性障礙,統一市場發展規劃和監管,切實解決市場運行中出現的規則沖突和摩擦。

第五部分

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與金融穩定

一、金融集聚

截止2005年末,上海金融市場交易規模總計達到35萬億元,其中證券交易額5萬億元,占全國的79%;期貨交易額6.5萬億元,占全國的49%;銀行間市場成交23.2萬億元,黃金市場成交額1168億元,外匯市場成交規模逐步擴大,成為人民幣匯率形成的主要定價市場。上海擁有各類金融機構610家,其中銀行類機構231家,證券類機構110家,保險類機構269家。金融資產達到3.2萬億元,約占全國的9%。國內各主要商業銀行也紛紛在滬設立各類營運中心。上海是中國外資金融機構聚集程度最高的城市,包括花旗銀行、美國銀行、瑞士銀行等世界金融巨擘在內的300多家外資金融機構相繼在上海設立中國區總部或分支機構。上海已成為金融市場體系相對齊全、金融機構和金融人才集聚、具有較強輻射能力的國內金融中心,初步具備了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實力。2005年8月10掛牌成立的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金融集聚應關注的問題:(一)資金跨區域流動。長三角地區異地信貸資金流動如果缺乏嚴密的監控和規范、引導,也可能對長三角經濟金融發展產生一些消極影響,進而會影響到金融穩定,必須引起關注。(二)交叉性金融業務監測與管理問題。

二、金融創新

金融創新中應關注的問題:(一)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后的貨幣錯配風險。(二)短期融資券的信用風險。在中國企業治理結構不夠完善,法律體系不夠健全的情況下,短期融資券存在潛在的信用風險。因此,要加強主承銷商的盡職調查和信用評級的管理,提高信息披露的質量。

三、金融開放

加入世貿組織后,上海金融業對外開放進程加速。截至2005年末,在滬各類外資、中外合資金融機構達320余家。其中上海外資銀行業營業性機構87家,外資銀行業機構代表處100家;有28家外資銀行選擇上海作為在華業務的主報告行,約占外資銀行在華主報告行的70%;在滬外資銀行資產總額占全國外資銀行資產總額的50%。截至2005年末,上海共有外資證券、基金代表處56家,外資合資保險公司25家,保費收入在市場上的占有率已達17.5%。

金融開放中應關注的問題:(一)中資金融機構面臨外資金融機構的全面競爭。(二)資金跨境流動可能引發的市場波動,因此要加強資金跨境流動的監測和分析,密切關注金融風險在國際的傳遞和擴散,加強國際間的監管協作。

第六部分

金融生態環境與金融穩定

一、政策環境與金融穩定

2005年,上海市相關職能部門出臺了《關于支持金融機構在本市發展若干意見的實施細則》。制定了金融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建立了維護金融穩定工作協調機制;建立了暢通信息溝通渠道。

二、金融法制建設與金融穩定

2005年加強了對企業破產中債權人保護,懲治挪用客戶資金或資產、騙貸、“掏空”上市公司等嚴重金融違法行為,充分保護財產權和擔保權;修訂后的《公司法》、《證券法》對鼓勵投資、保護投資者利益,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深入開展了《存款保險條例》起草的研究和論證工作;積極探索建立金融控股公司法律制度。

2005年,金融法制工作為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目前的金融法制還不能完全滿足中國金融業穩定和持續發展的需要,具體表現在規范的金融機構和其他企業市場退出機制缺失、金融信用法律環境尚待完善以及金融執法力度仍有待加強等方面。

三、社會誠信體系建設與金融穩定

截止2005年底,上海共發放貸款卡93421張,系統已經推廣應用到全市具有信貸業務的所有中外資金融機構共1245個信貸網點,涵蓋了貸款、擔保、銀行承兌匯票、信用證、保函等五大類信貸業務信息。

在個人征信系統的推廣建設上,上海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截止2005年12月底上海納入個人基礎數據庫的信用卡數610多萬戶,授信總額544億元,個人貸款154萬筆,余額2883億元,上海15家商業銀行1634個查詢終端平均每天查詢2萬筆,約占全國的五分之一。

由于注重資信評估業的規范管理,重視各家評估機構的評估質量,及時修訂評估指標體系,不斷改進評估方法,從而使上海貸款企業資信評估業得到穩步健康的發展,參與資信等級評估的貸款企業逐年增多。在穩步推動借款大戶的資信評級基礎上,積極研究探索小企業的評級問題。

四、支付清算系統與金融穩定

2005年,上海大額支付系統共清算資金333020億元,日均清算資金達1326.78億元。目前,上海大額支付系統直接參與者已增加到51家。

上海區域性票據交換2005年共清分各類票據約6085萬筆,同比增加243萬張,增長4.16%;清算資金量達91869億元,日均清分各類票據24.6萬張,日均清算資金372億元。目前,參加上海區域性票據交換的交換單位已達3234家。

五、反洗錢與金融穩定

反洗錢監管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反洗錢資金監測分析水平逐步提高,反洗錢工作協調機制建立,查處了一批涉嫌洗錢案件。

反洗錢工作應在以下方面繼續完善與發展:一是繼續開展對商業銀行反洗錢工作情況的檢查。二是結合本地區特點,進一步完善對可疑資金交易非現場監測分析,提高反洗錢監測分析水平。三是繼續推進上海反洗錢工作協調機制的建立。四是加強同公安部門聯絡和協作,進一步完善可疑交易線索核查工作合作制度。

來源: 新華社

相關文章: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
2007世界競爭力評比:中國大陸首度超過臺灣地區
中石油稱冀東南堡油田可開采100年 開發成本近60億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點
· 2008北京奧運商機
· 07中央財政資金流向 三農重中之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 全國農業統計報告 / 農業發展報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