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保險公司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壽險公司忙著發展業務,沒空談;而財險公司卻因為農業保險沒什么可忙的,不愿談。
產險公司“不想談”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之一,農業需要保險。但20多年來,我國農業保險(主要包括種植、養殖及房屋等財產)的賠付率是88%,大大高于保險業公認的臨界點,農業保險的經營逐漸萎縮直至整體撂荒。
據河南省保監局提供的數據,2005年河南省“三農”保險保費收入20.7億元,占縣域保險保費收入的28.22%,占全省保費收入近9.69%。其中,產險553.23萬元,壽險20.69億元。全省只有人保財險一家公司開展了農業保險,去年保費收入累計為66.2萬元,賠款39.85萬元。
不只河南,對于全國的保險業來說,農村保險中的壽險和農業險是典型的“長短腿”。
4月29日,《中國經濟周刊》致電人保財險河南分公司。獲悉來意并請示經理后,公司營銷部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經理表示個人不方便接受采訪,讓記者找“省公司宣傳辦”。
一番查詢后,記者撥通了人保財險河南分公司人力辦公室的電話。一位陳(音)姓工作人員請示后向記者轉達了經理的意思:農業險現在比較萎縮,滯后,不像別的險那樣蓬勃;一年下來,全省保費收入才幾十萬,還主要是機車險,且國家沒有任何政策,所以不想談。
中國再保險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坦言,農業保險對于保險公司來說就是個小市場,不掙錢。國家讓做,又不給補貼,所以大家積極性不高。“國家的事兒,國家又不做,保險公司就隨便做,能撈就撈點,撈不上也無所謂,反正不是我的主要市場。”
“我們的態度是鼓勵但是不逼迫”,河南省保監局局長歐偉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我國的農業發展狀況和整體綜合實力決定了農業保險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的發展。即便在發達國家,農業保險走的路也相當艱辛。現在看來,美國的農業保險在財產險,乃至整個保險業中的比例也不是特別高。
“面對風險,農業很無奈,克服風險的能力很差。探索農業保險的形式,要積極而慎重”
壽險公司大步走
4月14日下午,河南某縣人壽支公司經理趙廣輝(化名)剛上班,便有一位老農就索賠案件找上門來。
老人的兒子在一起交通事故中身亡,但因其屬于無證駕駛,按規定本應拒絕理賠。“但因為他兒子投保時,本村的保險代理人,是個電工在兼職做,沒有給他說清楚,所以我們向市公司反映后,給予5000元的賠償。我都為此到市公司跑了兩趟,他還不滿意,硬要賠他三四萬。”
打發走老農后,趙廣輝心情很煩躁。“基層公司很不好做,你看他們動不動就跑到我的辦公室來。整天處理這些事情,麻煩得很。我現在不求有功,只求無過。”他向《中國經濟周刊》抱怨說。
記者問他農民希望的保障內容和喜歡的險種是什么,趙廣輝笑了笑說:“農民知道什么?還不是你說哪個好就是哪個好。”
在代理人的游說下,陳村的一位母親為女兒購買了兩份保險。當記者問她“這些保險是做什么的”時,這位母親不知如何回答;反倒是她3歲的女兒脫口說:“保險是送報紙的”。母親笑著解釋道,因為經常有代理人帶著一疊疊的資料到家里來宣傳,女兒便記住了。
保險公司當然不只“送報紙”這樣簡單。
記者從中國人壽河南分公司和太平洋人壽河南分公司(簡稱河南太平洋)了解到,目前縣域保險是各公司的核心業務,大家正忙著鋪設農村銷售網點,發展農村銷售人員,搶占農村市場。
據河南太平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介紹,目前公司下轄93個縣域營銷服務部和47個鄉鎮營銷服務部,縣域機構覆蓋率為92%。縣域保險個險期交業務占總保費的73%。
該負責人認為,雖然目前農村市場存在誠信度低,農民保險意識弱、收入低、代理人素質低、誤導消費者等等不利因素,“但農民沒有公費醫療、養老金、退休金,他們對保險的需求程度要大于不利因素的消極影響”。
市場之大,使得增員尤為重要。目前農村保險代理人約占河南太平洋代理人總數的70%,“可增員很難,隊伍拉不起來,就很難有業務”。
目前銷售隊伍的素質和農民的合同意識都很差。“許多農民覺得在合同上簽個名字沒什么事,保險嘛,買了就什么都要保。”而農村的業務門檻又太低,業務隊伍的流失量又比城市高。優秀的人不愿意干,劣幣驅除良幣,造成惡性循環。“如果繼續惡搞下去,保險就會變成過街老鼠。當然,改變它是個長期的過程。”
據該負責人介紹,河南太平洋正在試行底薪制、員工制,以求逐步提升業務隊伍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但目前還在探索階段,不是主流。”
現在的主流是展業,以銷售為主。“根子是體制問題。如果考核機制不變的話,很難改變現狀。這個問題就像高考,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哪個好?應該怎么搞?很難說清楚。反正現在要求的是考分。老實講,保險目前是在夾縫中發展、成長。商業公司在社會保障體制的建立中應該起什么作用,怎樣起作用,需要冷靜的看法;需要理清國家、社會保障機構、商業公司三者的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