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雄偉專欄
四川航空雜志記者:從美國的次貸危機開始,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形勢都不是很樂觀,作為世界知名的經濟學家,能否談談您的看法和預測。特別是對于中國的經濟走勢,次貸危機是否會沖擊中國,有哪些影響?
鄭雄偉:華爾街設計出的次貸產品,一度炙手可熱,是一個環環相扣而極具風險的金融鏈條,華爾街精英不斷用所謂的金融創新、杠桿原理將這個鏈條拉長、風險放大,很多人從中獲取了暴利,此時,樂觀的人們也寧可忘記其中的巨大風險。要不是因為這些精英們的貪婪和不負責任,金融危機本不會來得那么快、那么猛的,但是現在將一切歸罪于他們已經無濟于事。
美國的次貸危機,表面上是房地產或債券出了問題,實質上是美國金融體系,甚至是全球金融格局出了問題,更深入地看,是全球經濟格局,以及世界經濟增長的原動力出了問題。 為了防止危機蔓延,目前各國政府,特別是美國及歐洲的政府救市行動是最快速有效的應急措施。用行政、政府手段干預經濟,特別是企業國有化,是西方經濟學傳統思想和自由經濟基本理念最不希望看到的,但是現在別無他法。雖然政府救市的負面影響現在還難以預測,但目前來說,政府救市是明智之舉。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救市行動,至少對緩解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是有益的。中國政府也勢必參加到這一救市行動中。
要從根本上解決全球金融問題,我認為還有以下幾方面的工作要做:
1.重新審視國家管理經濟的方式,重新審視全球金融體系和體制,加強金融風險控制,對金融機構的創新進行嚴格規范,對金融從業人員的行為加以約束,對涉及金融犯罪的相關責任人要嚴加處理。
2.重新審視世界經濟發展格局,重新審視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關系,特別是發達國家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服務創新上來,為世界提供讓人買得起的產品和服務,從根本上解決其經濟增長的原動力問題。只有這樣,全球經濟才能實現均衡發展,金融的冒險性行為才能得到根本遏制。
3.重新審視中西方居民的生活方式,加強內需、出口格局的調整,改變國際貿易長期不均衡問題。
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金融危機,并可能導致全面性的經濟危機。已經對世界各地政府、企業和個人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可以從以下各個角度看:
全球金融危機,首先使中國部分金融企業直接受到牽連。次貸危機對中國金融業的直接影響是有限的,這還“得益于”改革相對滯后的中國外匯和金融管理體制。本質上說,次貸危機對中國的影響,與其說是金融危機的影響,不如說是金融危機影響下的實體經濟衰退的影響。中國經濟受影響最直接的部分是中國外向型經濟,尤其是依賴出口的企業,我國貿易依存度長期較高,據預測,美國經濟增長率每下降1個百分點,我們的對美出口就會下降4-6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出口順差的減少是早于這場金融危機就開始的。受人民幣不斷升值和我國增進口減出口政策的影響,出口行業增速放緩早在7、8月份就開始顯現。次貸危機影響全球經濟,影響全球消費量,出口量的增長也肯定會再受到更加不利的影響。
同時,次貸危機造成全球性的資金緊張,使發達國家對外投資減少,對中國的投資也可能減少。
中國的宏觀政策必須作出重大調整,擴大內需,加大對相關企業和產業的扶持力度,積極抵消和防御次貸危機的負面影響。同時,部分中國企業可以利用這一時機,有選擇地對全球能源、資源性產業、國際品牌產業的進行并購合作。
四川航空雜志記者:作為國際資本運作專家,您曾經組織并主持了巴菲特《全世界最偉大的投資與管理之神的奧秘與實踐》國家行政學院與上海報告會,而近期,一種觀點被廣泛傳播,即大量游走在中國境內的熱錢已經開始獲利離場,這些熱錢的離開成為做空中國股市和樓市的主要原因。而這些資金重新回到美國后,又為推高美股提供了充足的彈藥。您怎么看待這樣的觀點。
鄭雄偉:熱錢是世界經濟最活躍最敏感的經濟因素。嗅覺最敏銳,趨利性最強。世界經濟變數,國別增長差異,利率差異,物價變動,股價變動差異等等都是引起國際熱錢流動的重要原因。
客觀的講,熱錢游走中國有很大的冒險性,確切的說,熱錢游走中國,是得不到中國法律保護的。但巨額利益的驅使,使得很多熱錢以各種手法冠上合法的外衣秘密地進行游走,要準確統計熱錢數量,還是有難度的。目前,對于熱錢在中國的數量,說法不一而足,因此,熱錢對中國股市、樓市影響到底多大,也是個未知數。
根據央行公開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外匯儲備新增為119億美元,扣除當月貿易順差213.5億美元和當月外商直接投資96.1億美元,單月外匯儲備增長為負190.6億美元。而7月份新增的外匯儲備56億美元依然小于83.36億直接利用外資與252.8億貿易順差之和,并且增量又較前一個月下降。如果以外儲增量與FDI與貿易順差之和的差距作為測算熱錢的標準,這樣的結果表明連續2個月在我國的熱錢都是凈流出。這似乎印證了在中國熱及一時的關于熱錢將在2008年大規模撤出中國的預測。
國內對熱錢撤離的擔憂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早在2007年就有預測說美國的多家銀行在次貸危機造成利潤大規模下降的情況下很可能會撤回其在中國的“投資”,即對沖基金,這也是熱錢在我國的國際投機資金的主要內容。從A股市場來看,到2008年6月底,華爾街五大投行持有的中國股票數量僅為前期高點的近三分之一。而在9月中旬多家國外機構紛紛破產后,QFII開始出現“多”轉“空”勢頭。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后的18、19日兩天,QFII云集的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營業部累計凈賣出2.74億元,中金公司北京建國門外大街累計凈賣出3.34億元。這些QFII套現撤離主要是為拯救母國的金融危機,同時也是考慮到中國在近期內升息可能性較小,升值空間不大,而尋求收益更高場所。當然,也有否認國際游資正在撤離的說法,其理由主要是正是由于美國發生危機,經濟蕭條,不確定性加劇,各種國際資本才最有可能在此刻進入中國這個更安全和收益更高的場所。
至于這些資本回美國,能否推動股價,我認為,光靠熱錢提升美國股價,是不現實的,目前美國股市不穩定,熊牛前景不明,市場信心不足,股市黑洞很大,熱錢即使撤退中國,也不足以為推高美國股價提供充足的彈藥。
四川航空雜志記者:對于正處于非常微妙階段的中國經濟而言,如何看待熱錢,已經成為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特別是中國企業在銀根緊縮的情況下,該以什么樣的態度對待熱錢,更為引人關注。請問您對此有何看法和建議。
鄭雄偉:進入我國的熱錢除了投機人民幣升值,主要的去向是房地產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以及民間資本市場。我國對熱錢的流入流出一直進行著嚴格的監管。這是因為無論是流入還是流出,熱錢都對本國的經濟進行沖擊。熱錢流入,直接對人民幣升值造成壓力;造成經濟虛假繁榮,尤其是股市泡沫和房地產泡沫;增大外匯占款,在擾亂正常金融秩序的同時增加了金融的不穩定性。而熱錢的流出,特別是因國際經濟形勢變化的突然流出,會造成資本市場價格的劇烈波動。
對于今后在我國的國際游資的走向說法不一,但不可否認如果在中國的熱錢真的大規模撤離,將給中國經濟造成巨大的沖擊,因此相關部門必須要對這一趨勢提高警惕。
從長遠來看,我們要力爭使熱錢游走和金融外匯政策導向相一致。熱錢對緩解中國企業銀根緊縮或許是有幫助的,但真正意義上熱錢是短期的,而企業所需要的資金是較長期的,我們要采取積極措施把熱錢轉化為有益的投資,把短期資本變為長期資本。(《四川航空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