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2012年2月27日電? (記者 王振紅)中國改革研究報告:《消費主導——中國轉型大戰略》昨天在京發布。
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指出,結構調整的關鍵是解決投資-消費關系的失衡。我國仍然處于轉型的關鍵時期,過渡性體制帶來的結構性問題還相當突出,集中反映在投資消費結構的失衡上。2001-2010年,投資率從36.5%持續提高到48.6%;而消費率則從61.4%持續下降到47.4%。這種狀況持續下去,將進一步惡化包括產業、城鄉、區域、收入分配等在內的一系列經濟結構。
(1)調整產業結構要適應消費結構的變化。需求與消費決定供給,消費需求變化決定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當前,在我國的消費結構中,發展型消費需求、尤其是服務消費全面快速增長,對供給結構和產業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隨著我國進入工業化中后期,重化工業投資相對空間越來越小。如果能夠順應消費結構變化,加快促進服務業發展,著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就能使短期投資有效地融入到中長期消費中,使無效投資大大減少。
(2)技術結構升級取決于消費主導的基本進程。中長期的經濟增長活力來源于創新和技術進步。技術進步需要建立在需求導向和市場導向的基礎上。全球幾次大的工業革命,基本出發點都是為了滿足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未來5-10年推進我國的創新進程,重點在于把握消費結構升級的趨勢,推進需求導向的技術結構升級,在消費主導中真正使創新成為發展的最大活力。
(3)城鄉結構調整,重在改變投資消費結構。我國城鄉發展差距之所以不斷擴大,根源在于投資主導的模式內生地傾向于把資金更多地投入城市,導致城鄉投資差距不斷擴大。1995-2010年,城鎮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占總投資比重由78.14%上升到86.81%。調整城鄉結構,重在改變城市偏好的投資,把農村投資融入農村消費中,有效地釋放巨大的農村消費潛力。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