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美日歐支持中小企業全球化整合的經驗借鑒
全球范圍看,中小跨國企業的發展更具靈活性,更具競爭精神,發達國家政府為推動本國中小企業的全球化開拓方面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
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政府出于改善長期以來居高不下的貿易逆差的考慮,采取各種措施大力鼓勵和刺激科技型中小企業走國際化道路。在美國,中小企業在出口產品方面遇到困難時,有許多官方和非官方機構施以援手。政府代表小企業進行國際貿易談判,減少小企業進入國外市場的貿易壁壘。為幫助小企業出口,美國在全國設立了19個出口援助中心,美國小企業管理局也有兩個國際貿易辦事處,大力支持中小企業有效地參與全球市場的競爭。
國際化最成功的日本企業基本都是中小企業,就連索尼、日立等今天的跨國企業在當初也不過是中小企業罷了。日本在1948年設置了中小企業廳,并在通商產業省的九個地方有派出機構,各都、道、府、縣也設立了商工科或中小企業科,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全國性的中小企業行政組織網。政府在全國47個都道府縣和12個大城市設立了中小企業指導所,為中小企業提供企業診斷和經營指導,每年診斷和指導的案件超過3萬件。政府還建立了中小企業貸款保險公司、貸款擔保公司和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完整的金融服務體系,解決中小企業信用薄弱、獲得貸款困難的問題。并運用財政和稅收措施促進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為幫助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日本政府專門制訂了技術開發補助金制,對中小企業的技術開發給予50%的資助。
歐洲許多國家都被成為“中小企業王國”。例如,人口僅800多萬,內部消費市場有限的奧地利,十分重視中小企業的全球化拓展以及投資國外市場。2004年,奧地利聯邦經濟與勞動部和聯邦商會聯合啟動了“走向國際”計劃,在采取措施開拓海外市場、培養外貿人才和建立國際商業聯系,鼓勵中小企業擴大商品和服務貿易出口。奧政府和商會在過去兩年提供了1億歐元扶持資金,大部分資金由聯邦商會內的對外經濟司具體負責使用,另有1/3資金通過國際旅游局和各聯邦州的經濟促進公司為企業提供服務。在聯邦商會的具體操作下,奧推動中小企業“走向國際”的具體措施主要體現在市場開發與進入、外貿知識技能與人力資源、企業間商業聯系的建立和為中小企業減負等4個方面,為中小企業走向國際提供了系統支撐。
推動中小企業全球化整合國家要有系統性支持
全球化整合不僅是中小企業轉型的機遇,也是中國經濟轉型的契機。國家應積極引導和鼓勵中小企業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參與全球合作,構筑推進中小企業投資全球化、融資全球化、貿易全球化、技術全球化、品牌全球化及人才全球化的國際綠色通道,幫助中小企業從全球獲取資金、技術、市場和戰略資源,推動中小企業快速、健康及可持續性發展。
在海外布局方面,應該以產業布局和提升競爭力為切入點,提高中小企業海外布局的效率和效益,例如,尋找農業、林業資源可考慮東南亞市場;需要提升技術能力可選擇發達國家建立研發中心;從節約成本角度考慮,可考慮勞動力成本低,具有一定基礎設施配套能力的發展中國家,要結合當地的區位優勢和自身的競爭優勢,選擇更適合的投資目的地。
在金融支撐方面,可以參照國外經驗設立特別金融機構或建立特別基金,例如英聯邦開發公司、德意志開發公司、丹麥工業化基金、美國海外私人投資公司、日本海外經濟合作基金、韓國進出口銀行、亞洲四小龍的“海外創業資本基金”、“海外損失準備金制度”等,幫助中小企業實現海外融資的便利性。此外,在制度設計上,鼓勵中小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目前最重要的金融支持政策是改革外匯管理制度,放松外匯管制,通過“藏匯于民”的方式實現對外直接投資自由化。(張茉楠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經濟學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