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青山綠水共為鄰——如何建設美麗中國

發布時間:2018-03-01 13:35:03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佚名  |  責任編輯:王虔
關鍵詞:生態,環境,保護,發展,綠色

三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大系統。如果種樹的只管種樹、治水的只管治水、護田的單純護田,很容易顧此失彼,最終造成生態的系統性破壞。只有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以系統工程的思路,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才能還自然以自在,給生命以生機。

生態環境是生存之本、發展之源。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黨的十九大從生態系統整體出發,強調要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這些生態保護的大思路,是創造良好生態環境、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長遠大計。

劃紅線。生態保護紅線,是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這個紅線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必將危及生態安全。必須通過規劃體制改革,建立全國統一的空間規劃體系,從國家、省(區市)、縣三個層級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明確生態空間、農業空間、城鎮空間,為各類開發建設活動提供依據。

抓修復。近5年來,我國共治理沙化土地1.2億多畝,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沙退人進”的歷史性轉變。我們持之以恒地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強化濕地保護和恢復,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為國土增添綠裝。大力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性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等重大工程,推進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養生息,讓透支的資源環境逐步得到修復。

給補償。有的地方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了犧牲,付出了機會成本,因此要對其進行生態補償。必須抓緊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完善各類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探索創新多種市場化補償模式,完善補償范圍,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實現禁止開發區域、重點生態功能區等重要區域全覆蓋。建立跨省域的生態受益地區和保護地區、流域上游與下游的橫向補償機制,推進省級區域內橫向補償。

<  1  2  3  4  5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