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在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游牧民定居點長江源小區,藏族婦女強求卓瑪在家中轉經。推行退牧還草、禁牧封育等政策,讓草原得到休養生息;實施黑土灘治理、人工增雨和濕地修復等生態工程,提高生態功能區水源涵養能力……隨著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的深入推進,“中華水塔”生態系統宏觀結構逐漸向良性方向發展,三江源頭日趨恢復碧水青山景象。新華社記者吳剛攝
筑夢綠色是一場持久戰
“一期工程實施以來的生態成效,總體可以從三個方面概括:一是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二是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區生態狀況好轉,三是生態建設任務的長期性、艱巨性凸顯。”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員劉紀遠說,一期項目的實施使得這一地區生態系統宏觀結構逐漸向良性方向發展,但尚未恢復到上世紀70年代的水平。
青海省氣象局高級工程師李風霞說,三江源生態系統的修復是一個依靠自然恢復和人工工程相結合的長期過程,通過人為努力,可以加快生態恢復的進程,但全面恢復最終還是要依賴生態系統的自然修復。
“開展人工降雨、引進濕地修復技術研究,實施減畜、增草等工程性保護措施,從根本上說都是為了提升生態系統自然恢復能力。”李風霞說,雖然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區生態狀況好轉,但是三江源生態建設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事實上,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一期項目的覆蓋范圍只占整個三江源區面積的約40%,大部分退化、沙化草地還沒有得到治理,鼠害、蟲害、毒草害等依然嚴重。
2014年1月,計劃總投資160.6億元的三江源二期工程啟動,實施面積由一期的15.23萬平方公里增加到了39.5萬平方公里。
“三江源二期工程在生態保護模式上有三個層次的提升:一是生態保護從原來的應急式保護向常態化、持續性保護升級;二是從原來以工程項目為支撐的保護方式向組織形式和體制機制創新保護升級;三是從原來單一的環境保護目標向生態文明指導下的統籌保護環境、改善民生和經濟社會與文化協調發展的綜合試驗區保護升級。”李曉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