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為應對長期可能遭遇的污染形勢,目前北京、上海、天津、石家莊等城市都出臺本地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但各地應急措施多有雷同,缺乏針對本地污染情況的側重措施,而這些工作,需要盡快摸清區域污染源清單。
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目前全國有38個地級以上城市已經出臺了相應預案,還有一些地方正在加緊執行,對我們要調控的對象必須了如指掌,對它可采取的緊急狀態嚇得污染減排措施要了如指掌。
同時,地方應急預案多采取“停,限,減”等措施,但因大部分應急預案不具備法律效應,導致應急措施無法落實。此前多地也因此出現應急無“響應”的情況。
柴發合:最重要的事情還是法律,我們現在在修改大氣污染防治法,已經有了應對重污染的專門條款,有人來監督,并且執行效果有人來評判。
環保部應急中心副主任閆景軍還建議,各地應急減排措施應更具規劃性和科學性。
閆景軍:從石家莊一些行業措施看,應急時先停下那些沒有脫硫脫硝設備的,第二步是暫停那些不能穩定達標的工業企業,這就在鼓勵企業做到穩定達標排放、有高效的大氣污染措施的企業。 (記者杜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