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原標題:禁燒秸稈靠什么
陜西漢中政府市場雙手聯動
天氣雖寒,墑情卻是不錯。油菜翠,小麥青,陜西省漢江沿岸的地塊又搖曳出新一茬綠意。
穿行田間地頭,看看稻草堆放情況,聊聊秸稈收儲的家常話——這是秋后梁山鎮一名鎮干部的工作內容之一。去年是陜西漢中市秸稈“全面禁燒”的第一年。“其緊張程度不亞于一場戰役。”采訪中,不少鎮、村干部坦言。
來自漢中市環保局的一份資料顯示:在中心城區,自去年9月1日至10月20日,空氣質量優良天數42天、良好8天,優良率100%。去年秋天重點禁燒期內,全市6個重點禁燒區域秸稈禁燒率達到100%。
【手段】
制定獎懲辦法,一旦發現嚴罰主管領導
漢中市全年糧食種植面積達410多萬畝,年產農作物秸稈達240萬噸。這樣的禁燒成績,來之不易。
過去,稻草通常留作牲口草料,加之做飯、燒水要用柴火。每逢秋收,捆草、曬草、運草、摞草,成了農家繁忙且必需的活計,農戶庭院四周高高的“草堆”,也堆出了一戶戶農家的勤勞和殷實。
但是,隨著小型農用機械的普及,沼氣灶、太陽能、電磁爐、電飯鍋等普遍使用,農家屋頂的炊煙越來越少見,耕牛也越來越少。大量秸稈不好處理,干脆一燒了之,于是“村村點火、狼煙四起”。秸稈燃燒加重空氣污染,如何治理成為政府的“心病”。
去年,漢中市將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納入縣區年度目標綜合考核,目標為夏秋兩季禁燒期內,重點區域“不著一把火、不冒一處煙”。漢臺區5個督查組全天候督查,夜晚查火點、白天查黑斑,對各鎮辦出現的焚燒現象和包抓部門到崗情況進行登記。南鄭縣、城固縣分別由縣委常委帶隊,堅持每日巡查。一旦發現露天火光、煙霧、田塊黑斑,對相關人員嚴肅處理。勉縣晴天到地頭、雨天到農家,嚴查“第一把火、第一縷煙”。
漢中各縣區依據《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制定了禁燒獎懲辦法。漢臺區對出現秸稈焚燒現象的,對相關村干部、鎮辦包抓干部、區包抓單位領導、鎮辦黨政主要領導視情形處罰500至2000元。洋縣對各鎮發生的第一起焚燒事件,主管副職停職,發生3起的,鎮長停職,黨委書記做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