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中海油為何棄守新能源?

2014年01月14日15:09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中海油,風電設備,新能源汽車,化石能源,上網電價

有媒體消息稱,中海油決策層決定收縮新能源業務,解散中海油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海油新能源”)。消息一出,給新能源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為何忍痛剝離?

據了解,新能源公司始建于2007年,經過6年發展,業務已覆蓋風能、煤層氣及其裝備制造等多個領域。公司不但在上海等地投標海上風電,而且還斥資收購天津力神股權,“總投資多達百億元”。

原本被視為中海油發展“新機會”的新能源,為何會被忍痛“剝離”?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分析認為,中海油收縮新能源業務可能主要從盈利角度出發。中海油的新能源除2012年盈利993萬元外,其他年份新能源公司均未盈利。

在新能源領域遭遇挫折的并不僅僅是中海油一家:國內光伏領軍企業無錫尚德在2013年宣布破產;著名的華銳風電,在2013年共注銷或轉讓子公司15家,其中8家為海外子公司;世界最大的風電設備制造商維斯塔斯公布的財報顯示,公司2012年稅后虧損高達9.63億歐元,遠高于前一年的虧損額1.66億歐元。

看來,新能源發展殊為不易。

新能源走勢如何?

在主要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中,生物質、地熱能等近年來發展緩慢、潛力很小,風電是商業化較為成熟的業務,也被眾多企業和資本看好。

上個10年,風電產值曾經歷兩位數的增長,成為歐洲乃至亞洲發展最快的產業。2000年,風能發電總量僅占可再生能源發電(不包含水電)總量的7%;而2010年,這一比例猛增至56%。2009年,風能發電總量達739億千瓦時,2010年達946億千瓦時,增幅達28%。

但以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最終還是沒能逃脫歐債危機的影響。歐洲各國相繼采取的財政緊縮政策改變了這個行業的發展態勢,“唯利是圖”的投資者正爭先恐后地轉移資金。

由于轉換效率低,新能源的市場競爭力從誕生之初,就比傳統煤炭等化石能源要低很多。目前歐美等國大多采取補貼等措施扶持新能源發展。

按照德國目前法律,可再生能源電力上網,相關發電企業可獲得高于市價的上網電價。這條規定能夠鼓勵投資并提高太陽能、風能等本身成本較高能源的市場競爭力。包括德國在內的不少國家實施上網電價補貼政策,可再生能源因而蓬勃發展。然而對上網電價補貼存在很大爭議。

歐債危機等一系列問題讓歐洲國家緊縮財政,新能源獲得的補貼變得風雨飄搖。補貼機制不穩定增加了投資風險。而隨著投資風險的增高,政策不穩定將進一步加重項目的成本負擔。

缺少政策支持、資本信心不足,加上我國目前仍沒有掌握風電等新能源的核心技術,受制于國外。不論是國際還是國內,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前景都看似渺茫。

向“錢”看還是向“前”看?

在能源和環境對發展約束越來越大的背景下,既要保持經濟適度增長、改善民生、增加就業,又要減排溫室氣體,保護生態環境,實現能源、社會、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因此,發展清潔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選擇。

但是,新能源產業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先入者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投入,其中包括研發投入和為達到規模效應而在前期投入的各項成本。相較后進入者對成熟技術的簡單效仿,前期投入巨資研發的廠商,往往沒有足夠信心在成本與收益之間實現平衡,難免會導致研發工作裹足不前。

以新能源汽車為例。上世紀90年代,由于看不到新能源汽車的前景,在花費巨額研發費用后,美國通用汽車的管理層與股東之間發生了激烈爭執,一度停止了研發電動汽車。結果,被豐田等公司后來居上,失去先機。

面對新能源產業前期巨大的投入,如果要向“錢”看,單純依靠企業投入,短期內無法獲得回報,長此以往確實讓企業獨木難支。因此,從商業角度來說,中海油退出新能源產業,是可以理解的。

從另一方面看,中國政府向世界莊嚴承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5%左右。要實現這一目標,發展新能源產業是必由之路。

中海油收縮新能源產業確實令人遺憾,但這也給國家相關部門提了一個醒:能否從國家層面出臺相關政策,加大對新能源產業扶持力度,以保證前期研發順利進行。

(文雯)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