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新華網北京1月8日電(新華國際時評)短評:莫讓極端天氣成常態
新華社記者任海軍
美國本周遭遇近20年來最嚴寒天氣,受影響人口逾1.4億,多個地區刷新當地低溫紀錄。這是極端天氣頻繁影響人類的又一例證。
近年來,酷熱、嚴寒、颶風、干旱、洪澇等極端天氣在全球頻發,有關極端天氣的報道令人唏噓。
僅以剛過去的2013年為例:超級臺風“海燕”重創菲律賓,導致6109人死亡、2.7萬人受傷;連續暴雨致俄羅斯遠東地區出現120年來最大洪災;暴雨致印度北部6000余人死亡或失蹤;夏季北半球多地最高氣溫破紀錄,美國龍卷風“掠走”近百人……
慕尼黑再保險公司7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3年全球共遭遇880場自然巨災,巨災所致整體直接損失約1250億美元。
對大眾而言,極端天氣漸增已不只是一種感覺,更是活生生的現實。除了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和安全,極端天氣還給農業生產、糧食供給及能源供應帶來極大不穩定性,引發局部矛盾和沖突的可能性增大。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預測,極端天氣未來可能更為頻繁,強度更大,影響地區更廣。科學界主流觀點認為,極端天氣日漸頻繁僅以自然界氣候多變無法解釋,很明顯,人類活動所致的氣候變化正在發揮作用。
當前,極端天氣有成為人類面臨的常態挑戰之勢。在極端天氣面前,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如何將其給生產生活帶來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如何減緩并最終扭轉這種趨勢,考驗著人類的勇氣與智慧。
頻繁的極端天氣呼喚人類協同行動,選擇更科學、能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與發展路徑,非如此不足以阻止極端天氣變成常態。而且,越早行動,將來付出的代價才會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