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11月18日訊(記者 魏博)2013年11月16日,能源基金會主辦的“重塑藍天:空氣質量管理國際研討會”在北京隆重舉行。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總工程師王金南對《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環境與社會經濟影響進行了深度解析。
PM2.5年均濃度下降目標可實現
王金南指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發布實施也標志著我國大氣環境管理模式由總量控制向質量改善、 由單一污染物控制向多污染物協同控制、由單一污染源控制向多種污染源綜合防控、由屬地管理向區域聯防聯控的全面、戰略性轉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到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 PM2.5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優良天數逐年提高。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 PM2.5濃度分別比2012年下降25%、20%、15%以上,其中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60μg/m3。通過科學評估,《行動計劃》提出的PM2.5年均濃度下降目標是可以實現。
空氣治理將拉動GDP兩萬多億 健康效益900億/年
《行動計劃》總投入全面實施需要1.7萬億,工業企業污染治理投資比重大36.7%,投資去向以脫硫、 脫硝、除塵等大氣污染治理設備建設為主,占20%。雖然淘汰落后產能短期來看會對經濟有負面影響,煉鋼行業受影響最大,但是總體來看,整個投入凈拉動我國GDP增長接近兩萬億,同時增加非農就業崗位246萬個,就業受益主要行業包括:通 用設備制造業、 建筑業等十個行業。
王金南表示,假如《行動計劃》得到很好的實施,城市人口的過早死亡每年減少8.9萬例,約占我國PM2.5暴露所導致城市人口過早死亡的20%左右;眾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疾病住院治療將每年減少12萬人次;門診/急診病例將每年減少941萬人次。《行動計劃》實施的健康效益顯著,分析結果顯示,由于PM2.5濃度降低產生的健康效益共約900億元/年。
王金南強調,《行動計劃》最關鍵是全面落實下去,假如沒有全面落實,所有效益,包括健康效益都可能歸零,或者大打折扣,必須要全面落實下去,否則都是空的。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