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考察團同行的一位動物學專家、世界動物保護協會(WSPA)孫全輝博士通過洞穴周圍的瓜子小腳印判斷出這是一個跳鼠的洞穴。(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魏博 拍攝)
荒漠變綠洲 毛烏素生物多樣性增加
放眼望去,4萬多平方公里的毛烏素沙地已經很難見到大片的明沙,經過多年不懈的治理,過去的流動沙丘已經被綠茵茵的沙柳和旱柳覆蓋,很多荒漠變成了綠洲。沙地上空不時有鳥兒飛過,記者望著湛藍的天空,腳下踩著松軟的沙子,聚焦金秋陽光下五彩斑斕的沙柳,沉醉于浩瀚沙海的雄渾與壯美,任憑微風輕撫,蕩滌心靈。
“快來看,這里有跳鼠的洞穴。”考察團同行的一位動物學專家、世界動物保護協會(WSPA)孫全輝博士的新發現將大家吸引過去,他通過洞穴周圍的瓜子小腳印判斷出這是一個跳鼠的洞穴。孫全輝博士抬起頭看著一群正飛往南方的大雁告訴記者,這里的鳥兒種類很豐富,有喜鵲、麻雀、百靈等。這位具有敏銳觀察力的動物學家在沿途還發現了天鵝、野鴨、野兔等動物,“毛烏素生物多樣性在增加,說明沙地的生態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孫全輝博士感慨地說。
國際生物質綠色低碳循環能源重點示范基地的螺旋藻生產研發中心,發電排放的潔凈煙氣作用于螺旋藻的生產,替代傳統養殖所用的碳酸氫鈉和部分養料。(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魏博 拍攝)
生物質煙氣變廢為寶 螺旋藻催生治沙產業鏈
從毛烏素沙地歸來,考察團參觀了國際生物質綠色低碳循環能源重點示范基地的螺旋藻生產研發中心,毛烏素熱電廠將發電排放的潔凈煙氣作用于螺旋藻的生產,替代傳統養殖所用的碳酸氫鈉和部分養料。實驗證明,生物質煙氣二氧化碳培養出的螺旋藻,產量和質量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李京陸介紹說:“生產螺旋藻的傳統方法是用小蘇打,每生產一噸螺旋藻干粉需消耗8噸小蘇打,而生產小蘇打又是一個高耗能的過程。生物質能綠色低碳能源基地項目探索出一種新的生產螺旋藻方式,利用生物質發電產生的煙和灰,提高了效率,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一種低碳發展的模式,將逐步打造成為中國及亞太最高層次,最大規模的螺旋藻產業研發、生產、加工、銷售基地,有了螺旋藻產業支撐,將扭轉電廠持續虧損的局面。”國家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關銳捷巡視員,對此給出建議:“在螺旋藻養殖產業上,應積極找到更好的市場方案,促進螺旋藻產業的迅速擴張。而對于螺旋藻冬季停產的問題,應該在如何利用電廠的余熱和螺旋藻養殖大棚的改進上解決保溫問題,延長螺旋藻養殖周期,取得更大的經濟價值。還應從最前端的治沙產業到末端的螺旋藻養殖上制定一套涵蓋養殖、養護、運輸等多方面的標準,建立一個標準化經濟發展體制,從而帶動更多的類似產業鏈穩定發展。”
通過十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內蒙古毛烏素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找到了一條沙漠低碳經濟的產業化治沙之路:造林治沙——獲得生物質——新能源發電——生產螺旋藻——產生利潤——反哺沙區群眾造林撫育——擴大生態建設和生物質能源產業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