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沉睡中的毛烏素沙地在陽光下是那么的安靜祥和,人們何曾想到這頭巨獸在風起云涌蘇醒時的猙獰恐怖。(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魏博 拍攝)
4萬多平方公里的毛烏素沙地是含水沙地,淺的地方往下挖2到3公分可看到濕沙。(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魏博 拍攝)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 魏博)土地荒漠化不僅是重大的生態環境問題,也是非常嚴峻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據了解,中國荒漠化土地約占國土總面積的27%,全國共有18個省區市受到荒漠化的危害,每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1200多億元。十八大報告首次專章論述生態文明,并提出了“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理念,研究探索土地荒漠化治理新模式,對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國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013年10月,國際節能環保協會(IEEPA)高層考察團,包括國務院參事室、中共中央辦公廳、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國家能源局、工信部、農業部、環保部等有關職能司的主要領導,在李軍洋秘書長的引領下,走進內蒙古鄂爾多斯烏審旗,考察了中國四大沙地之一的毛烏素沙地,參觀了國際生物質綠色低碳循環能源重點示范基地。這里曾經是廣袤的大草原,然而由于氣候變化、過度放牧、采礦等原因,沙化問題十分嚴重。
內蒙古毛烏素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的生物質熱電項目,是我國第一個以治沙為目的,利用沙生灌木平茬廢棄物,進行直燃式發電的示范項目,為了實現企業與農牧民長期發展、合作共贏,毛烏素生物質熱電廠初步摸索出一條“龍頭企業+生態能源林基地+農牧戶”的沙區低碳發展新路。電廠通過租用農牧民荒沙地、雇傭農牧民種植沙生植物,收購農牧民灌木平茬廢棄物,每年可發綠色電力約2億度,惠及5000多戶家庭,帶動7000余農牧民人均年增收逾萬元,個人收入平均提高60%左右。幾年來,國際生物質綠色低碳循環能源重點示范基地項目共綠化了約36萬畝沙地,建設了沙漠的“綠色煤田”,實現了沙漠增綠,農牧民增收,企業增效的良性循環。基地在防治全球荒漠化的作用和意義方面,也得到了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的贊賞。
這一創新模式引起了政府部門和環保機構的普遍關注,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國家林木生物質能源發展示范項目”,國際節能環保協會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也在內蒙古毛烏素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基礎上,共同建立了國際生物質綠色低碳循環能源重點示范基地。政府部門和國際組織的重視,極大提振了企業早日實現產業化治沙夢想的信心。
內蒙古毛烏素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京陸介紹,我國沙漠面積約170萬平方公里,其中可治理的含水沙地、沙漠約占40%。內蒙古含水沙地、沙漠面積很大,呼倫貝爾沙地、科爾沁沙地、渾善達克沙地、毛烏素沙地、庫布齊沙漠和烏蘭布和沙漠等都是全域含水的。而且沙有多高水有多高,淺的地方往下挖2到3公分可看到濕沙,即使在沙丘頂部,只需向下挖10到20公分,便可見到濕沙,這種條件對沙生植物種植生長是有利的。
李京陸認為,人們受傳統思維的影響,以為治沙之路難于上青天,無異于愚公移山,但從自然條件和種植技術角度看,含水沙漠是完全可以得到治理的,這是提高我國沙地利用率的有效途徑。治理沙漠最根本的難題在于經濟問題,是資金投入不足。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