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換個思路 大地基調由黃變綠
延安是一塊紅色土地。它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是中國革命的圣地。1935年至1948年,毛主席、黨中央在這里生活了13年,領導中國人民贏得了偉大的抗日戰爭,取得了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在這里,無數革命先輩和英烈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部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為我們后代留下了偉大的延安精神和永遠值得尋訪緬懷的紅色圣地。
延安又是一塊貧瘠的土地。由于歷代戰亂的破壞,人口的急劇增加,傳統的“散牧”放羊等,延安境內的植被每況愈下,滿目蒼黃。黃土高原千溝萬壑,干旱少雨,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極度脆弱,百姓生活十分貧困。到上世紀末,全市水土流失面積高達2.88萬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77.8%。土壤侵蝕模數達每平方公里1.53萬噸,年入黃河泥沙2.58億噸,約占入黃泥沙總量的六分之一。特別是春季,“大風從坡上刮過”,沙塵暴頻發,遮天蔽日,數日不止。
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考察延安后斷言:這里不具備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
改革開放后,全國各地都在飛速發展,然而延安這塊曾為新中國成立作出過巨大貢獻的土地,留給全國人民的基本印象,依然是荒涼貧窮和苦難滄桑。改善生存環境,轉變發展方式,始終是壓在延安歷屆決策層肩頭的重大責任和歷史性課題。
1999年,黨中央發出西部大開發偉大號召,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镕基在延安市寶塔區燕溝流域的聚財山上視察,提出“退耕還林、封山綠化、以糧代賑、個體承包”十六字治理措施,要求延安人民“變兄妹開荒為兄妹植樹”,實施退耕還林,建設美好家園。
歷史的轉折從此開始。
延安市委、市政府的決策者們立刻意識到,延安根治水土流失、修復生態環境、轉變發展方式的一次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終于到來了。
按照中央領導同志的囑托,延安市委、市政府迅速確立了“以退耕還林統攬農業農村工作全局”的思路,動員廣大干部群眾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大規模退耕還林。
一場波瀾壯闊的“綠色革命”,在這塊紅色圣土上開始了。
1999年秋冬的退耕還林面積達到236萬畝,后經國家階段確認164.84萬畝,被國家列為全國退耕還林示范市。延安市吳起縣除人均留足3畝口糧田外,一次性將155.5萬畝坡耕地全部退耕還林還草,占全縣耕地的84%,在全國2279個退耕還林縣(市、區)中封得最早、退得最快、面積最大,成為全國退耕還林第一縣。也就是從這一年起,退耕還林國計從延安正式開始席卷中國大地。
14年過去了。
無論是這場綠色革命的組織者、參與者,還是時刻關心、關注延安點滴變化的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從中央領導同志到國內外專家學者,從普通市民到風華正茂的大學生,都能強烈感受到這塊紅色土地上10余年間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退耕還林帶來的不僅是生態和人居環境的顯著改善,也是對千百年來農村落后的生產生活方式的有力觸動和深刻反思。實踐證明,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實施退耕還林,是站在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高度,著眼于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大局作出的重大科學決策;是我國順應世界綠色經濟發展潮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歷史必然。
退耕還林徹底改變了人們對黃土高坡的基本印象。
老百姓說,改革開放以來他們最歡迎兩大政策,一個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另一個就是退耕還林。可以說,退耕還林是新中國繼土改、土地承包后的又一次重大農村變革。
記者手頭有這樣一系列數據:截至2012年底,延安市累計完成國家計劃內退耕還林面積910.06萬畝,其中退耕還林502.38萬畝,荒山造林386.68萬畝,封山育林21萬畝,占全國的2.5%、全省的27%。退耕還林工程涉及延安市13個縣區,163個鄉鎮,28.6萬農戶,124.8萬農村人口。按照現行退耕還林補助政策,退耕還林兩個周期兌現完畢,延安市將爭取到國家退耕還林補助資金和成果鞏固專項資金共計117.7億元,其中直接兌現農戶100.5億元,成果鞏固專項資金17.2億元,兌現給退耕戶80.33億元,戶均獲得補助28087.41元,人均6436.70元。
退耕還林使延安有林地面積增加了9個百分點,全市主要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較1999年下降了8個百分點;年徑流量增加了1000萬立方米;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程度達48.6%,比1999年前提高了28個百分點;森林覆蓋率達到45.4%,植被覆蓋率達到67.7%,比1999年提高了21.7個百分點。土壤侵蝕明顯降低,強度等級以上的侵蝕面積減少一半,輸沙量約減少一半。北京林業大學在吳起、安塞兩縣監測的結果顯示,土壤年侵蝕模數由退耕前的每平方公里1.53萬噸,下降到目前的0.54萬噸,基本實現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溝。
延安山川大地的基調實現了由黃變綠的歷史性轉變,國家林業局稱延安為“中國退耕還林第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