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色彩鮮艷的毛衣Cr超標,一枚女性胸針Pb超標,帶有印花的瓷杯Pb超標……上周五,民間環保組織自然大學和北京地球村環境教育中心在京組織“重金屬檢測體驗會”,檢測結果令現場觀眾震驚:不少日常常用的物品如衣物、家具、化妝品等,竟然重金屬超標!
實際上,重金屬除了以水、大氣、海洋等為常見介質外,日常用品如化妝品、衣物、家用醫療器械等,也成為重金屬危害人體健康的途徑。目前,國家并未針對此有相關政策進行監督,不少環保組織積極進行科普,減少日常生活中重金屬污染對人體的損害。
日常用品危害人體健康
近年來,廣西龍江鎘污染、江蘇南通兒童“血鉛”事件等,將重金屬污染拉入人們的視野。殊不知,日常生活用品中入衣物、家具、化妝品等都是重金屬超標重災區。
在“重金屬檢測體驗會”現場,手拿X射線熒光分析儀的志愿者為前來檢測的市民提供檢測,衣服、瓷杯、胸針等常用物品都被檢測出重金屬超標。
北京服裝學院材料學院副教授龔研成告訴南方日報記者,重金屬除了以水、大氣、海洋等為常見介質外,日常用品也成為重金屬危害人體健康的途徑。
研究發現,家具材料、涂料、油漆等家居裝飾用品中,可能含有鉛、汞、鎘等重金屬,它們可能通過人體接觸摩擦或適合的溶劑作用下進入人體內。廚房用品中,陶瓷杯具、碗碟的彩色釉層,或白色瓷器中可能含有重金屬鉛與鎘。
另外,日常不少顏色鮮艷的衣物上,都不同程度有重金屬超標。市場上不少女士內衣以及廉價衣服上的涂層,都含有重金屬。據介紹,紡織品中的重金屬主要來源于金屬絡合染料、使用媒染劑,以及在染料中加工和紡織品印染加工過程中帶入。
“更讓人驚慌的是,不少天然植物纖維在生長過程從土壤或空氣中吸收重金屬。”龔研成告訴記者,無論是家具、廚房用品還是各式衣物,顏色鮮艷的往往重金屬超標可能性更大。
記者獲悉,化妝品中的重金屬超標更是嚴重。口紅中的鉛、美白祛斑產品中的汞、彩妝產品中的砷,日積月累的皮膚接觸、甚至食入,讓重金屬侵入體內,損害身體健康。
美白產品三成以上汞超標?
“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市場上美白護膚用品中,三成以上都出現汞超標的現象。”龔研成博士介紹,汞及其化合物可通過呼吸道、皮膚和消化道等不同途徑侵入人體,長期接觸可破壞大腦視力神經,以精神異常、齒齦炎、震顫為主要癥狀。“大劑量汞蒸氣吸入或汞化合物攝入即發生急性汞中毒。”
而另外一個日常造成汞污染的源頭是水銀體溫計。北京地球村環境教育中心理事張弘告訴南方日報記者,多數人都稱有打破水銀溫度計的經歷,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進行科學處理。而汞在常溫下即可蒸發,形成汞蒸氣。
據計算,一支體溫計打碎,外泄的汞全部蒸發后,可使一間15平方米大、3米高的房間室內空氣汞的濃度達到22.2毫克/立方米。我國規定汞在室內空氣中的最大允許濃度為0.01毫克/立方米。一般認為,人在汞濃度為1.2-8.5毫克/立方米的環境中很快會引起中毒。
汞對生物的毒害也非常嚴重。有分析指出,一個體溫計的汞足以使8.09萬平方米池塘中的魚死亡。科學資料表明,汞對淡水魚的96hLC50值為33-400微克/升。這意味著,當體溫計破碎后,如果所含的1克汞完全通過下水道進入水體,需要約34立方米甚至更多的水來稀釋,才能使水中汞的濃度低于33-400微克/升。
記者了解到,我國充汞式的體溫計年產量約1.2億支,其中4000萬支國內使用,8000萬支出口,而且產量呈上升趨勢。特別是在SARS期間,僅北京10個遠郊區縣各級政府就購買了134萬多支體溫計。盡管使用方便,一旦不慎造成的后果卻是可怕的。
重金屬對孩子威脅更大
令人擔憂的是,重金屬一旦為人體所吸收,可能會積聚于肝、骨骼、腎、心及腦中,當受影響的器官中重金屬含量積累到某一程度時,便會對健康造成巨大損害。通過皮膚接觸、啃食等途徑暴露于重金屬,處于成長發育階段的孩子,對這些有害物尤為敏感。
國家層面也重視重金屬對人體的危害。早在2011年,國務院就正式批復了《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要求到2015年,重點區域鉛、汞、鉻、鎘和類金屬砷等重金屬污染物的排放,比2007年削減15%;非重點區域的重金屬污染排放量不超過2007年的水平。
不過,對于《規劃》具體內容,至今仍是國家機密。而對于日常生活中的重金屬污染,政策層面并未給予更多關注,反而不少環保組織注意到這些問題,自然大學發起人馮永鋒向南方日報記者表示,至少10家環保組織聯合起來,關注中國的空氣污染檢測政策和治理政策。
地球村就是其一。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地球村一直在從事汞污染的科普宣傳工作,7月份,在張弘博士的帶領下,地球村利用募集到的資金,開展了“清汞行動-替換含汞體溫計”,鼓勵民眾用舊的含汞體溫計和5元錢換一支無汞電子體溫計。張弘告訴記者,目前已經替換了700余支水銀體溫計。“這個替換行動是減少汞污染的簡單、有效的方法。此前募集到的資金已經用完,等再有資金時還要繼續開展。”(記者趙曉娜 實習生 盧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