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主持人:作為政府管理者,您覺得這個條例有什么特殊的意義?
陳玲:我覺得這個在條例上明確是很有意義的,因為長期以來我們大家都感覺到垃圾產生者沒有壓力,產生之后甭管是扔出去還是投到筒里他覺得是別人的事。沒有壓力,也更沒有垃圾分類的動力,這是要解決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作為政府層面的管理者,我們也感到垃圾分類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很艱巨。
第一步政府應該首先出來組織和投入,下一步,社會單位要吸收更多的社會力量、企業、市民和社會單位在環保組織的積極的帶動和倡導下,去共同完成這樣一個社會性的工程。垃圾分類是一個社會化的工作,不僅是依靠企業、政府,也不是居民個人任何一個單方面能夠獨立完成的。
主持人:現在正在做什么工作?
陳玲:我們正在研究和制定在垃圾減量和分類當中配套的鼓勵政策,鼓勵社會單位、小區和社會公眾能夠參與進來,并在垃圾分類的過程當中得到實際的利益。
不管是物質上的獎勵還是精神上的,對大家要起到一個激勵的作用。
———— 民間組織方 ————
扭轉觀念要首先教育孩子
主持人:怎樣能改變大家對于生活垃圾處理的觀念?
張東青(自然之友環境教育部):扭轉觀念,首先要進行教育。受人大附中的邀約,今年秋季開學的時候,自然之友在人大附中開設了一門關于垃圾的選修課。
民間機構想走入學校里的課程是非常困難的。把這個頭兒開好,以后可能會更多地機會讓這種環保意識走入學校的課程當中。在思考課程的設置時,一個名詞一直在我的腦海中縈繞——大自然缺失癥。這個名詞是一位美國作家在一本書中提出的,人們跟自然界因為疏遠導致了很多行為和心理上的問題。我們想應該做一些事情,在這門課里拉近孩子們與自然的連接。
我們就想不僅僅就垃圾論垃圾,而是希望讓孩子們認識自然與生命一些大的途徑,搭建宏觀的生態視野。從整個地球的物質、能量等方面讓他認識整個環境問題,最終落實到垃圾問題上,幫助他理解這個事情。
現在的孩子們跟自然可能越來越遙遠了,總是在學校里或者在家里學習、工作,應該想辦法讓孩子能夠真正地接觸到一些自然的東西。
主持人:這個課程是怎樣進行的?
張東青:整個課程的脈絡,第一次課是認識校園,就是帶孩子們到校園當中去轉一轉,然后把校園的圖畫出來,準備在上面標識一些特殊的地點、特殊的事物。
我們會在講到土壤的來源、城市的新陳代謝以及我的垃圾去哪兒了?這些問題時逐漸過渡到垃圾的具體問題上。我們的課程中有一節叫“鏟平垃圾山”就是指導孩子們的具體行為了,告訴他們該做些什么。
達成有環境責任感的行動方式,帶來環境的改善,這是最終目的。講了那么多,最終還是要落實到行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