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
■將新聞進行到底
主持人:韓士德(本報記者)
嘉賓:劉玉升(山東農業大學植保學院副院長,中國能源學會常務理事)
姚建銘(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所長助理,安徽循環經濟技術工程院副院長)
■對話背景
從2000年開始試點至今,中國的垃圾分類已經走過了10年,但垃圾分類似乎仍是一個口號。怎樣面對日益激增的垃圾數量?垃圾處理的問題究竟在哪兒?如何在垃圾處理中加入市場化元素?
投資集中于終端焚燒或填埋,缺少全程布局
主持人:從2000年開始試點至今,中國的垃圾分類已經走過了10年,但是收效甚微。您認為最大的問題出在哪里?
劉玉升:雖然我們的垃圾分類試點工作開展了一個不短的時期,但是我們對于垃圾的屬性、產生和發展認識非常模糊。這主要是我們的城鎮化發展速度超常規,建設規劃中對垃圾處理重視不夠,重視了城鎮規模、人口擴張,對于人口劇增帶來的垃圾處理問題沒有同步規劃,沒有將激增垃圾的處理問題提前預測并確定預案,導致垃圾突然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姚建銘:就我所熟悉的餐廚垃圾處理方面來講,首先,餐廚廢棄物來源復雜、成分復雜、污染來源復雜,餐廚廢棄物作為一個大類尚未完全從垃圾中分類收集出來,其內部各組分的源頭分類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種復雜的組分是不符合飼料原料的要求的,其產品難以達到飼料標準,追求將餐廚廢棄物納入飼料原料范圍的努力是片面的。其次,微生物轉化的提法值得商榷。
主持人:垃圾處理中存在哪些問題?
劉玉升:一是政府管理體制存在問題,應該探索放開、多元化管理的運行機制;政府的主要職責應該是掌握指標、監管質量。投資也不均衡。目前的大投資主要在于終端的焚燒或填埋,而實際上垃圾處理投資應該從源頭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利用、產業構建全程布局,科學地分配到垃圾處理的全過程上。二是結合國情實際的自主創新技術極其匱乏,某些方面甚至為零;新技術應用規模小。垃圾資源化處理的產業化、企業化推進速度太慢,試點太少,經驗不足。三是科普宣傳工作做得不夠,應該讓公眾逐步知道垃圾從產生、收集、分類、運輸、壓縮、多元化處理的過程,在國外這樣的活動已經很多。
姚建銘:一方面,同源性問題(動物食用同類動物)可能是一些重大傳染性疾病暴發的根源。從生命科學的深度來探討,同源性危害主要體現在致病微生物的生存壓力大幅度降低,經過處理后的同源性原料,大部分的致病微生物被殺滅,但是頑固的微生物、阮病毒、甚至一些病毒的DNA、RNA片段都有可能利用同源性動物體內的相似環境死灰復燃,并繼續在自然選擇的法則下,朝著有利于病毒生存的方向發展,最終可能發展成災難性的疾病。另一方面,過程污染較難控制。餐廚廢棄物的來源并不神秘,但其點多面廣,中間過程復雜,可能接觸到各種不同的污染方式。這些問題在處理過程中不能全部解決,就會危害到飼喂動物的健康,并進而威脅到人類的健康。所以,我們對于餐廚廢棄物的處理,要堅決反對采用飼料化技術。
目前的分類方式和分類垃圾箱設置并不合理
主持人:現在多個城市推出垃圾分類試點,但記者走訪發現,試點落實情況并不樂觀。您認為該如何保證試點小區的“試點”不流于形式?
劉玉升:垃圾問題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問題,不是采用某一個技術或采取某一個措施就能夠解決的。我認為真正獲得實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大科普宣傳力度,提升公眾環保意識,;特別重要的是垃圾問題并不是單純政府的事情,每一個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都應當承擔應有的處理垃圾的責任。二是要強化垃圾資源產業化利用,通過資源產業化實現兩端的拉力,促進垃圾資源回收利用的力度,快速、積極開展垃圾資源的產業化模式構建,特別是濕垃圾(有機垃圾)的產業化利用,讓公眾知道分類是非常重要的,是基礎性工作,分類后就可以為分類利用奠定基礎。因為我們并沒有做到終端的分類產業體系構建,所以公眾認為即使前面分類清晰,最后還是混在一起,徒勞無益,喪失信心、喪失信任。
主持人:把垃圾按照體積大小分為“大、中、小料”來處理,您認為是否合理?
劉玉升:目前的分類方式和分類垃圾箱的設置都是不合理的。比如垃圾桶上面標注著“可回收”、“不可回收”、“其他垃圾”等字樣,沒有從直接的外觀形態上加以界定,這種從性質上的分類一般公眾很難一目了然。垃圾分類并不是一個簡單分開的問題,應該是一個分類體系,由垃圾分類收集、分類壓縮、分類運輸、分類利用等一系列環節共同構成,甚至一些環節還具有交錯重疊的關系。垃圾分類應該將家庭作為垃圾分類的源頭,簡單的分為干、濕垃圾兩種方式(濕垃圾就是有機垃圾,包括餐廚垃圾等;干垃圾就是干燥狀態的有機垃圾之外的垃圾),垃圾箱可以標注干垃圾、濕垃圾、特種垃圾(電池、醫療廢品等),由社區清潔員對干垃圾再次進行分類,然后才是分類壓縮運輸。
問題關鍵在于有機垃圾的分離與轉化處理
主持人:對垃圾的處理與再利用,您有何建議?
劉玉升:我通過這幾年的研究和實踐,有這樣一個體會,垃圾處理的關鍵問題在于有機垃圾的分離與轉化處理,只要將有機垃圾(濕垃圾)與干垃圾分離開來,將有機垃圾處理好,干垃圾就好解決,我們祖祖輩輩就有垃圾回收利用的習慣,可以視為我們中華民族的良好品德之一,各歸所途,得到充分利用。我們的垃圾處理之所以做不好,就是因為垃圾的混合,特別是有機垃圾的混入。混合垃圾之所以惡臭熏天、污水橫流、蚊蠅孽生,就是有機垃圾(有機物質)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腐敗變質形成的,導致對其他垃圾的污染,有機垃圾是垃圾中的垃圾,只要把有機垃圾首先分離出來并進行產業化利用,其他垃圾將會保持干燥、潔凈狀態,比如礦泉水瓶、紙類等,那樣進行垃圾分類回收利用就一路通暢,我們撿破爛、撿垃圾、垃圾回收,其實就是撿的這一部分,一旦遭到有機垃圾的污染就沒有人撿了。垃圾的填埋、焚燒也是因為有機垃圾沒有得到分離并產業化利用,不能利用當然就只能填埋、焚燒了。
我認為,當前垃圾處理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大投入,突破有機垃圾,包括餐廚垃圾的轉化處理技術;強力推進垃圾資源產業化,在縣級以上城市建立一批適宜具體情況的示范基地;鼓勵單位、大專院校開展垃圾處理新技術,特別是產業化技術的研究,建立聯合攻關的項目機制,對于源自于垃圾資源的環保產品給予各方面的優惠、扶持政策;加大科普宣傳。此外,強制措施也是必要的,甚至應該像德國等國家一樣,設置垃圾警察,就像查酒駕一樣查不遵循垃圾分類管理者,該罰就罰。但是,僅僅依靠強制措施是行不通的,應該是強制、收費、提高自覺性并行的,不是哪一個單一措施可以解決問題的。
■延伸閱讀
餐廚垃圾:變廢為寶要進行系統設計
餐廚廢棄物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一部分,富含脂類物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鹽類等物質,一般又可篩分為固形物和液體兩大部分。餐廚廢棄物具有典型的“廢物和資源”雙重屬性,將其從生活垃圾中分離出來,單獨處理,對于垃圾分類處理是個重大的變革。
餐廚廢棄物的處理是一個綜合的過程,首要目標是實現無害化,不僅要實現餐廚廢棄物本身的無害化,也要實現資源化產品的無害化。其次,盡可能實現資源化。餐廚廢油脂的資源化利用歷來受到重視。但餐廚廢棄物成分不僅僅包含廢油脂,其他的成分也應進行綜合分析,并進行合理利用。例如,固形物中的糖類可以進行初步分離,進行乙醇發酵,生產燃料乙醇;液體部分和發酵后的殘液含高濃度的有機物,可以進行厭氧沼氣發酵,生產沼氣,沼液沼渣制成肥料等等。
餐廚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在國外研究較早,日韓等國以飼料化為主要思路的處置方法,近年來被國內一些城市接受,并建立一些資源化處置工程,在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方面做了較多的探索,但是由于對食品安全性的擔憂,這種方法存在爭議。受我國飲食文化的影響,國內餐廚廢棄物的油脂含量較多,廢油脂經過提取和精制,可以獲得工業油脂和生物柴油等產品,也是餐廚廢棄物資源化產品中公認利潤較高的部分。
因此,我們認為,餐廚廢棄物處理需要全面的思考和綜合的處置,不能僅僅利用其中利潤較高的部分,在系統的設計下,實現餐廚廢棄物完全實現無害化和資源化,而不再產生二次污染,是當前餐廚廢棄物處理的首要目標。(姚建銘)
■觀點爭鋒
政府管理體制存在問題,應該探索放開、多元化管理的運行機制;政府的主要職責應該是掌握指標、監管質量。——劉玉升
我們對于餐廚廢棄物的處理,要堅決反對采用飼料化技術。——姚建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