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眾防御氣象災害意識 減災效果才會更好
記者:防御氣象災害,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規劃》中有沒有對社會參與方面做出規定?
王邦中:忘掉災害的時候是最危險的時候,提高全社會的氣象災害防御能力非常重要。在防災減災工作中,不同的社會角色應該發揮出各自不同的作用。《規劃》中有多處提到了社會參與的問題。比如氣象災害的監測預警是專業部門要做的事情,但是信息卻要讓社會方方面面都知道;比如氣象災害的風險評估是專家在做,但是百姓要理解風險評估的結果,了解哪些地區是災害的多發地、易發地,哪些地區容易出現什么災害;比如在應急處置中,除了政府有關部門采取措施之外,百姓也要在第一時間采取防范措施。《規劃》在八大防御工程中也專門提出,要對公眾進行科學知識普及,提高公眾防御氣象災害的意識。只有社會公眾意識到位,知識到位,能力到位,減災的效果才會更好。
陳振林:氣象災害防御工作需要“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在防災減災救災各個環節,如果缺少社會的廣泛參與,就不會發揮有效的作用。發達國家有很多非政府組織、很多志愿者自發參與救災防災。我國要加強非政府組織、公眾志愿者行動等參與防災減災的工作。部門聯動的有效性與公眾的自覺性相結合,防御體系就會更加完善。總體來看,我國的防災體系效果還是比較好的,根本上是因為我們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2009年因臺風死亡人數已降至40多人。比如美國“卡特琳娜”颶風發生之后,他們都來學習我們的經驗。
提高預報的精細度、預警時效和準確率
記者:規劃提出,到2020年,突發氣象災害的臨近預警信息至少提前15到20分鐘送達受影響地區的公眾。一般臨近預警信息要在多少時間內送達,如何保證在沒有電和各種通訊手段的危急時刻把預警信息提前送到民眾手中?
陳振林:臨近預警時間范疇為0到3小時。突發氣象災害的臨近預警信息送達公眾時間受突發氣象災害臨近準確預報提前時間、氣象災害預警發布手段時效和受影響區域范圍、人口數量等方面因素影響。因此,對于不同災害、不同情況,突發氣象災害的臨近預警信息送達公眾時間也不盡相同。
理想情況下,可能提前2個小時送達。最壞情況是,我們提前1-2小時作出準確臨近預警,但由于災害預警發布手段的發布速率限制(如手機發送速率),以及發送地域范圍廣、人口多,可能導致災害發生后還未將預警信息完全送達。實現15至20分鐘的提前量對整個現代氣象業務系統都提出了高要求。
一方面,我們要進一步做好災害性、關鍵性、轉折性重大天氣監測和預警以及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預測,建立和完善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業務系統,提高預報的精細度、預警時效和準確率,這是我們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礎、前提。
第二,我們要加強部門合作,建立和完善氣象災害預警發布業務系統,加快建設土洋結合、有效暢通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手段,聯合廣播電視、信息產業等部門,建立健全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機制,并充分利用公共信息發布資源,著力解決信息發布“最后一公里”問題,這是我們實現這一目標的保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