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合肥10月20日電(記者王立武)日前在安徽省安慶市召開的“2009年長江中下游濕地保護網絡年會暨濕地與氣候變化適應研討會”上,國家林業局總工程師卓榕生表示,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一個覆蓋了全國大部分重要濕地的保護網絡體系。
我國濕地面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全國單塊面積在100公頃以上的濕地總面積達3800多萬公頃,其中沼澤濕地和湖泊濕地占了將近一半。中國現有國際重要濕地36個、國家濕地公園38個、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550多處。
卓榕生表示,近年來,我國進一步完善了以濕地自然保護區為主體,濕地公園、國際重要濕地、水源保護區、海洋功能特別保護區等多種管理形式相結合的濕地保護網絡體系。一批典型的自然濕地得到有效保護,一批退化濕地逐步得到恢復,一批濕地可持續利用示范模式得以展示,濕地科研監測水平得到提高,濕地保護管理能力得到加強,全社會濕地保護意識普遍提高。
卓榕生指出,我國濕地保護事業仍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和人口的持續增長,自然濕地數量減少、濕地生態質量下降、濕地生態功能退化的現象依然存在;另一方面,社會對濕地的產品需求和生態需求不斷增加,氣候變化對濕地保護又提出新的要求。
長江中下游濕地保護網絡由長江中下游6省(市)林業廳(局)于2007年在上海崇明東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同發起成立,目前已擁有長江流域共33個濕地成員單位。它是我國第一個在流域層面上建立起來的濕地保護網絡,目前正成為流域內濕地保護的一個重要的戰略合作和信息共享平臺,網絡資源已成為流域內一支重要的濕地保護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