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太湖藍藻暴發事件導致了江蘇省無錫市的飲用水危機,同時也掀起了治理太湖、保護水源、重建生態家園的全民行動。沿湖各級政府清醒地認識到,問題出在水里,根子卻在岸上,因此控源截污成為太湖治理的重中之重。
經過兩年努力,太湖治理已取得初步成效,水質呈現4個“有所改善”。據悉,截至目前,太湖5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藻類密度范圍在40萬~660萬個/升,藻類密度低于歷史同期。
扶大關小 調輕結構
江蘇省在太湖控源截污攻堅戰中,把“扶大關小、調輕結構”作為第一個戰役來打。
2007年8月,無錫市全面啟動了關閉“五小”和“三高兩低”企業的專項行動。不到兩年,全市已關閉“五小”、“三高兩低”企業1412家。這些企業關閉后,不僅沒有影響無錫市經濟運行狀況,反而使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兩年來,無錫市的GDP增長仍達到了15%以上。
據統計,兩年間,江蘇沿太湖流域共關閉和取締“三高兩低”企業2870余家,每年削減化學需氧量排放量達兩萬余噸。
在關閉了大批“三高兩低”企業后,江蘇省利用騰出的寶貴空間發展“輕”工業、“綠”工業,為精密機械、電子信息等行業的大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沿湖經濟運行質量走上了更高的平臺。
提標改造 六大行業
江蘇省對沿湖的紡織染整、化工、造紙、鋼鐵、電鍍、食品六大重點行業率先實施提標改造和深度處理工程。對960余家重點企業執行了更加嚴格的排放標準,從源頭上進一步壓減了排污總量。
同時,為確保提標升級改造工程順利推進,江蘇省全面加大對提標升級工程的投入,并支持工商資本、民間資本、外來資本采用并購、項目融資等形式,推進廢水提標治理設施建設和運營的多元化、社會化和市場化。此外,各級環保部門會同財政部門,通過“以獎代補”方式,支持提標升級工程建設;江蘇省從20億元太湖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中,劃出1.5億元專項支持提標升級工程;江蘇省環保廳也將從省級污染防治資金中劃出部分資金支持提標升級工程;太湖地區各縣(市、區)從新增財力中劃出10~20%,專項用于水污染治理,為如期完成提標升級改造奠定堅實基礎。
截污納管 封堵排污口
從2007年下半年以來,江蘇省全面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進程,建設城鎮污水管網2600多公里,加快消除污水處理設施空白鎮。
截至去年底,無錫市鄉鎮以上都建成了污水處理廠,污水日處理規模達到150多萬噸。其中,僅2007年和2008年就投資7億元,建成日處理規模47萬噸的污水處理設施,處理規模增加了45%;對全市68家污水處理廠進行了提標改造,至去年年底,提標改造工程均已完工,出廠水質達到了省太湖流域污水排放的新標準。兩年時間,無錫市共建成污水管網3410公里,已超過了歷史建設的總和。今年內,無錫市還將實現污水主管網全覆蓋,使無錫市主城區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5%,各縣(市、區)的城區達到84%以上,鄉鎮建成區達到62%。
兩年來,無錫市把強力封堵沿湖排污口作為一個剛性任務來抓。目前,全市已強制封堵了沿湖和主要入湖河道沿岸的207個排污口,今年將再封堵227家企業的169個排污口。
宜興市境內共有9條重點入湖河道。從2007年7月起,宜興對所有入太湖河道兩側的工業企業、居民區、三產單位的排污口進行了GPS定位、編號、拍照,建立起專門檔案,近日,宜興市的163個排污口封堵工作已全面完成。今年宜興市又開展了對剩余86個排污口的封堵工作,采取污水納管、中水回用、污水外運、關停并轉4種措施,確保排污口封堵到位。
區域治污 各顯神通
漕橋河是一條主要入湖河流,去年以來,江蘇省確立了漕橋河的整治目標:到2012年,河水水質明顯改善,兩岸37條主要河浜水質氨氮、總磷等指標要滿足Ⅳ類水功能要求,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要分別比2007年削減20%、62%和54%,工業廢水集中處理率要達到90%以上,重點村生活污水處理率要達到90%以上。
為實現漕橋河水質改善的目標,宜興市采取控源、截污等多種手段,著力開展河道綜合整治。武進區在漕橋河流域188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進行全方位環境綜合整治,啟動建設了25個整治項目,截至目前,已完成18個項目。(記者 李玉芳 閆艷 高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