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慶十一月十九日電(陳可嘉) “終朝吐祥霧,薄晚孕奇煙”,是“霧都”山城的曾經寫照,近幾天來的雨霧天氣讓重慶人重溫了昔日“霧都”景象。不過,重慶氣象部門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隨著城市熱島效應加強、氣溶膠粒子增多和地表性質變化等因素,重慶的霧天天數正在逐年減少。
重慶市氣象臺臺長劉德介紹,與國內其它重點城市相比,重慶霧天數已經不再突出。據了解,重慶主城區霧天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年平均在七八十天,個別年份甚至達到了一百四十余天,而現在年平均霧天下降到了三十多天。
專家稱,不僅霧天天數減少,霧的微物理化學結構也在發生變化,霧滴直徑僅有十年前的三分之一,重慶霧正在由“水霧”向“煙霧”轉變。
專家表示,在重慶,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熱島效應加強,冬季最低氣溫呈逐年增加態勢,影響到空氣的飽和度從而抑制了霧的生成。
隨著重慶主城水汽源的減少,霧天減少帶來一個連鎖反應——重慶的濕度也在減小,這令美麗出了名的重慶女孩有幾許擔憂。一直以來,山城霧多水氣重,少了陽光的直接輻射,讓重慶女孩子的皮膚很容易滋養得水嫩清透,白皙細膩,為她們省下了大筆化妝品開銷。氣候倘若一直干燥下去,重慶美眉們恐都會憂心忡忡了。
重慶霧天的減少,有了更多的藍天白云天氣,也表明重慶這座昔日的重工業城市大氣環境在逐年變好,但城市化進程加快帶來的熱島效應卻成了此間環保人士擔憂的又一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