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受國務院委托,國務院國資委主任王勇昨天向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國務院關于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剖析了目前國企改革中存在的體制、機制、結構和歷史問題。其中明確表示,中央企業還有醫院、學校和管理的社區等辦社會職能機構8000多個,對這些機構的費用補貼每年多達幾百億元。
人大常委會
之
國企改革
5010戶
全國已有5010戶國有大中型企業和資源枯竭的礦山有序退出了市場。
54家
上榜《財富》500強的國企從2003年的6家增至今年的54家。
523萬
中央企業現有離退休人員523.6萬人,還有困難職工等100多萬人。
8000個
中央企業還有醫院、學校和管理的社區等辦社會職能機構8000多個。
企業制度
>>現狀重點領域改革進展遲緩
王勇介紹,過去十年中,一系列市場化改革,使國企經營機制發生了重大變化。其中,全國90%以上的國企完成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中央企業的公司制股份制改制面由2003年的30.4%提高到2011年的72%。同時,公司治理結構得到逐步規范,企業科學決策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明顯提升。
近年來,部分地方國企和50家央企進行了規范董事會試點。但王勇表示,一些國有企業對突破改革重點難點問題有畏難情緒,重點領域改革進展相對遲緩。
>>解決途徑
探索職業經理人制度
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企業領導人員應有選聘、考核、獎懲和退出機制。王勇表示,今后要探索職業經理人制度,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企業內部勞動、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還需深化,切實轉換企業經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