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產融結合動機:增強財務靈活性為主要目的
本次調查了解了企業家進行產融結合的主要動機,包括四個方面:“為剩余產業資本尋求出路、獲取更高利潤”,“進行多元化經營、降低風險水平”,“獲得更多信貸支持、增強財務靈活性”以及“提高企業家的學習創新能力”。
調查發現,獲得更多信貸支持、增強財務靈活性是企業家進行產融結合的主要動機。調查顯示,關于企業持有金融機構股份的動機來,總體來說,近半數的企業家選擇了“獲得更多信貸支持、增強財務靈活性”。這表明,目前很多企業進行產融結合的動機往往是為了獲得關聯貸款。報告認為,這一趨勢如果任其發展,可能會產生諸多不利影響,例如:企業系族內部的關聯交易和關聯貸款會導致整個經濟體系的運行質量下降、銀行的不良貸款比例增加、經濟運行風險加大、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受損。因此,政府的金融監管是非常必要的。
其他主要的產融結合動機還包括:“進行多元化經營、降低風險水平”、“為剩余產業資本尋求出路”、“獲取更高利潤”、“提高企業家的學習創新能力”等。調查表明,有不少企業家已經認識到了產融結合所具有的戰略價值,即降低資本風險、提升資本回報,并通過參與資本市場、進行產融結合來強化自己的學習創新能力。
調查發現,中西部企業產融結合的信貸融資動機更強,大型企業產融結合的首要動機是多元化經營。從不同地區看,中西部地區企業選擇“獲得更多信貸支持、增強財務靈活性”的比重分別為65.4%和63.2%,要明顯地高于東北地區。從不同規模看,大型企業選擇“為剩余產業資本尋求出路、獲取更高利潤”、“進行多元化經營、降低風險水平”的比重分別為50.4%和28.8%,要高于中小企業;而選擇“獲得更多信貸支持、增強財務靈活性”的比重為40.8%,要低于中小企業。
從不同經濟類型看,民營企業和家族企業選擇“為剩余產業資本尋求出路、獲取更高利潤”的比重為21.5%,要低于國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屬企業;選擇“獲得更多信貸支持、增強財務靈活性” 和“提高企業家的學習創新能力”的比重分別為52.5%和22.4%,要高于國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屬企業。
從不同行業看,由于行業特征的原因,不同行業的產融結合動機存在一定差異。其中,農林牧漁業和采礦業選擇“提高企業家的學習創新能力”的比重相對較低;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企業選擇“為剩余產業資本尋求出路,獲取更高利潤”的比重相對較低。(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