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昨日(8月1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中投二號即將于今年國慶節前掛牌,目前正在進行最后的人事任命。根據國資委規劃,首批至少有10多家央企被整體納入中投二號托管。
這一消息引爆業界關于下半年央企重組的期望。但是,由于整合標準不一致,多數排名靠后央企都不愿意“被裝進”中投二號。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彩虹集團等多家央企致電《每日經濟新聞》,質疑外界關于公司“被裝進”中投二號的傳聞?!罢l說我們將被重組?重組依據的標準是什么?”一家不愿具名的央企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重組至少有三套標準
據多家央企人士反映,下半年即將啟動的央企大規模重組,國資委給出的標準不明朗,至少有三套標準:第一、行業排名靠后;第二、資產規模偏??;第三、業績考核效益差。符合上述3個條件之一的央企可能將難逃“被整合”的命運,目前國資委給出的數據是下半年要縮減25家央企。
按照此前公布的央企營業收入排序,規模較小的有:中國遠東國際貿易總公司、中國印刷集團公司、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等公司,以及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中國電子工程研究院、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僅從規模上看,在可能被重組的23家央企中,科研院所有9家。
據記者了解,5類央企或上“被重組”名單。在一份名單中,提到了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彩虹集團等多家央企。昨日,這兩家央企都致電《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被重組”予以正面否認。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一位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我們公司在央企中的排名并不靠后,因此不會被納入中投二號。”
業界注意到,中房集團總資產超過1000億元,還是被中交建集團吞并了。重組原因在于中房集團多年虧損,這說明央企重組是以業績考核為核心指標。
來自國資委內部的消息稱,“中投二號”掛牌之后,具體重組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納入重組名單的央企自行尋找“婆家”,協商與其他央企合并重組;另一種方式是以劃撥方式整體裝入中投二號,先托管再重組。
但是這25家央企的重組將分批進行,國資委多次公開表示,“條件成熟一家,就先整合一家?!绷頁钚孪?,中投二號掛牌成立之后,首批裝進去的央企大約10家。有人士認為,規模比較小、主業不清晰、競爭力不強的企業都會被放進去。
另據傳聞,包括中國樂凱膠片集團等不少在調整之列的央企都開始擔心“被重組”。央企為何擔心“被重組”?據一央企人士對記者解釋說,“本來是一級企業,如果被劃入中投二號,裝進去后有可能成為三級企業,甚至可能被出售給其他戰略投資者?!?/p>
此外,其他社會資本與戰略投資者對央企出售國有股權表現出濃厚興趣,并希望從央企重組中分一杯羹。一旦中投二號正式掛牌,社會資本則有更多機會參與央企重組。
多家央企稱不會“被重組”
上述整合標準不一致,引發了央企之間的爭論。彩虹集團一位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該集團并不屬于這3類企業之一,而且公司的發展前景很好。據介紹,彩虹集團正在加速轉型,即由傳統的顯像管生產商向上游的玻璃基板供應商轉型。
彩虹集團西安總部一位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以前的顯像管不屬于國家扶持的戰略性產業,但是玻璃基板屬于國家戰略性產業,所以彩虹集團不會被納入中投二號。
民生證券研究員付學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盈利能力方面分析,彩虹集團目前總體上虧損,但是集團公司的玻璃基板毛利率很高,一旦大規模量產,將會扭虧為盈。業界預計玻璃基板業務的毛利率通常在40%以上。
另一位央企內部人士稱,簡單打包式的整合只能從數量上減少央企,但是這一方式不是央企改革的終點。在探索以市場化方式進行重組的同時,更應該思考如何真正做大做強。
“所以,在央企重組方面,企業跟國資委之間存在不同的看法,這也很正常。目前國資委提倡央企自己找‘婆家’,只有到最后時刻才會動用行政權力進行整合。”上述央企人士說。
在下半年的敏感時刻,多家央企正在為這次不被納入中投二號而進行各種努力。央企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一位人士致電《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該公司在125家央企中排名并不靠后,因而不會納入今年央企重組范圍。據悉,在目前的123家央企中,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是唯一專業從事人力資源服務的央企集團。
同時,該人士也表示,“很想知道國資委的重組標準是什么?如果只是說排名靠后的話,我們公司并不屬于排名靠后的央企,另外業績考核也不錯?!?/p>
央企重組面臨四個難點
針對部分央企的疑惑,有國資研究人士指出,末位淘汰并不是央企整合的唯一指標。目前而言,國資委的重組標準是靈活的,綜合考慮了產業鏈、業績考核等各種因素。如果央企有不理解的地方,應該積極跟國資委有關部門及時溝通。
事實上,針對下半年即將啟動的大規模央企重組,國資委正在加緊梳理下屬央企的產權關系。8月12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了《中央企業產權狀況統計分析報告》。該報告顯示,國資委成立以來,積極推進國有企業重組改制。截至今年8月17日,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為123戶,較2003年初的196戶減少73戶。
產權登記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央企業及其子企業中,公司制企業占全部登記企業的69.43%,其中中央企業中公司制企業為32戶,占25.06%,較2005年中央企業中公司制企業比重增加15.85個百分點。
中央企業的一級、二級、三級及以下子企業中公司制企業所占比重分別為56.03%、70.74%和76.82%,分別較2005年同級次企業中公司制企業所占比重增加5.66、8.01和3.75個百分點。
上述產權調查報告出臺之后,國資委對于下屬123戶央企的產權關系了如指掌。業界人士認為,這是國資委為即將啟動下半年的央企重組做鋪墊,并為“被重組”的央企提供切實的產權關系依據。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國有資產研究室主任文宗瑜指出,央企重組面臨四個難點。第一個難點是人事安排,因為央企老總都是有行政級別的,人員安排和管理層班子整合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第二是歷史遺留問題如何解決,比如銀行貸款、對外投資失敗等造成的死賬壞賬怎么核銷。第三是產業整合問題。
第四就是中投二號有沒有能力來擔當重組重任。因為國務院國資委是政府部門,行政化整合比較好用,一聲令下可以劃轉幾十家進去。但是國資資產管理公司只是一個公司,只能靠市場化、產業化、產權化整合。這種行政整合如何轉化為市場化整合,確實存在很嚴峻的考驗。(每日經濟新聞湯白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