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業獨大”是否帶來“監管難”?
在上杭的經濟發展中,紫金毫無疑問是“一業獨大”。幸甚?不幸甚?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答案。
在上杭民間,說起紫金和政府之間的關系,好聽的說法是,政府財政都要靠紫金,紫金又是政府的企業,政府監管起來當然難。難聽的說法是,那肯定會互相包庇。
據賴繼秋書記回答:對紫金這個國有控股企業,上杭縣政府在承擔的服務企業、依法監管、履行出資人職責三項職能中,每項都必須盡職盡責。“我們從來不給紫金下達多快、多大的發展計劃指標。我們希望的是更穩健、更和諧的發展,特別是在環保方面。今年初我們還否決了一項他們準備到菲律賓投資100多億的開發項目。”
這些年來,關于紫金的環保重責,始終是福建省、龍巖市關注的重點。這也如一座大山始終壓在上杭縣委、縣政府心頭,不敢掉以輕心。早在多年前,縣政府就在紫金內部設置了獨立的環保監測機構,批了兩個行政編制,由政府財政供養;并在汀江下游安置了一套水質自動監測設備,但恰在今年5月時遭雷擊壞掉,至今未能修復。
“顯然,這一次事件中,這兩名同志沒有盡到職責,包括環保局的責任,到時我們肯定會追究。我們對紫金的監管,特別是環保方面的監管,絕不會軟弱并將繼續加強!”賴繼秋說。
其實“一業獨大”帶來的不僅僅是“監管難”的質疑。由于紫金上市而使一小批上杭人“一夜暴富”,近年來大大拉動了上杭縣日常消費價格,房地產價格也一路飛漲,甚至娛樂產業也由此大量增加。原本就對紫金污染疑慮重重的當地群眾,自然也就更加怨言滿腹。
“這次事件讓我們意識到這的確是個嚴重的問題。如何將紫金創造的財富,更廣泛地普惠到全縣民生事業中,讓更多群眾享受到上杭發展帶來的實惠,這也將是我們上杭縣下一步要更加關注的重點。”賴繼秋表示。
對于紫金公眾形象與紫金地位不相符的說法,陳景河表示在這方面的確存在問題。關鍵還是要先做好自身環保工作,只有如此才能徹底消除群眾疑慮。據介紹,目前紫金已準備委托專家,投資2.6億元,按照“清污分流、銅金分流”的原則,啟動一個全新的銅礦環保建設體系。這個體系建成,新的銅礦采冶區將可確保在正常氣候條件下,工業用水全部內部物質循環;極端氣候條件下,也可保證處理達標排放,絕不會再有外滲污染事件發生。
以紫金的實力和工藝水平,這樣的承諾并非不可做到。但除了硬件外,責任心、內部管理機制如何強化?公眾、媒體等外部力量有效監督的機制如何構建?這些是大家更關心的問題。否則圍繞著紫金的污染陰云,是不會因改善了工藝就能散去的。
本報記者 趙鵬 余榮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