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二季度中國企業海外上市增長強勁,總計有19支中國概念股在香港主板及創業版、新加坡主板及創業版上市,籌資量達124.50億美元,比上季度增長了818.30%,合計2006年上半年共有40家中國企業在海外上市,募集資金額高達138.06億美元。
這是記者從7月12日召開的“中國創業投資中期論壇”上清科集團發布的《2006中國企業上市報告半年報》(下文簡稱《報告》)中了解到的。該研究中心自2004年起對納斯達克(NASDAQ)、紐約交易所、香港主板和創業板、新加坡主板和創業板等6大海外市場進行追蹤調查;并自2006年第二季度起增加英國AIM、東京證交所兩大海外市場。
《報告》指出,中國企業海外上市持續增長。第二季度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的數量與籌資金額都比去年同期有很大的突破,在香港主板及創業板共有19家中國企業上市,比去年同期增加1家。從融資額度上看,19家企業的上市融資額高達124.5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實現75.20%的增長。主要是因為2006年6月1日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中國銀行成功融資111.20億美元,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IPO。中國銀行成功登陸香港主板市場,是內地銀行股海外上市的另一次高潮。
《報告》還指出,相對于其他市場,今年一季度香港主板和新加坡主板市場是中國企業上市的主要市場。香港主板市場接受了6家中國企業,籌資額達到8.80億美元,占中國企業在6大市場該季度總籌資額的65%。新加坡主板市場吸引了7家中國企業前往上市,籌集的資金超過2.40億美元。這種趨勢在二季度得到了繼承,香港主板吸收了8家中國公司,籌資額達到了119.40億美元,占8大市場該季度總籌資額的95.90%。
新加坡主板市場同樣接收了8家中國企業前往IPO,籌資額達到了4.84億美元,占該季度總籌資額的3.90%。兩大市場的籌資額占該季度中國企業海外籌資額的99.80%。從數據上看,香港主板市場在與其他資本市場競爭中遙遙領先。
《報告》分析指出,重啟IPO,深圳中小板首先收益。對于國內資本市場而言,股權分置改革進入關鍵階段,重啟IPO對市場的影響較大,因此監管當局為降低對市場的沖擊,穩定資本市場,選擇了規模較小的
中小企業板作為試驗地。但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推進,主板市場的上市數量會增加,特別是大型優質企業的融資潛力不可忽視。
并且,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縱深推進,以及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上市,中國企業預計將會掀起海外上市的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