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改變命運 教育托起希望——西柏坡中學采訪紀行
北京周報社《中國與非洲》編輯部 桂桂
5月21日,我隨中國外文局團員青年赴西柏坡社會實踐團一行19人赴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中學,對駐當地的中央直屬機關支教隊及平山縣義務教育發展情況進行了考察采訪。
向西柏坡中學捐建一座希望書庫,包括價值10萬元的圖書和20臺電腦,是此次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議程。對于由中國外文局、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帶來的這批物資,平山縣政府和學校領導給予了高度重視。21日一早,實踐團驅車前往西柏坡中學參加了捐贈儀式。
一路上,團員們在心里不斷勾畫著老區中學的樣子,設想著與孩子們見面的場景。當車緩緩穿過學校那道不足4米寬、3米高的單薄鐵門,拐進一條被夾在樓房和土坡之間的窄巷,操場赫然映入眼簾。
所謂操場,其實不過是一塊不足一個足球場見方的空地——沒有一塊像樣的水泥地面,幾乎全是黃土??盏刂醒?,上百名學生整整齊齊地列好方隊,站在各自的凳子前方,靜靜地迎接我們入場。許多孩子扭頭向我們看過來,眼睛里面盛滿了好奇,但在與我們眼神交匯的一剎那,他們當中的大多數立刻移開目光。這讓我感到,他們是渴望交流的,只不過有一點羞澀。
隊列最外側的一對雙胞胎姐妹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走過去坐在她們身旁。緊鄰我的一個穿著一件樸素的橘色開襟上衣,黑色的棉布長褲,腳上是一雙黑布鞋。坐在她右側的不知是姐姐還是妹妹,除了上衣是紅色,其它打扮幾乎一樣。跟方陣中其他孩子相比,小姐妹的穿戴并無特異之處——他們的的家境同樣貧寒。只是,在平山縣這樣一個經濟并不發達的老區,在西柏坡這樣一個不乏貧困家庭的小鎮,一個農村家庭讓家中的兩個女孩都來上學,這多少有點兒不同尋常。
“你叫什么名字?”我問身邊的小姑娘?!疤苼喰恰!彼w快地看了我一眼就低頭不好意思地笑了?!澳慵依镉袔卓谌??”“七口?!薄岸加姓l呢?”“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哥哥姐姐,還有我?!痹瓉硭齻兗矣心泻?!我更加詫異了。我原以為她倆沒有兄弟,又是雙胞胎,所以能夠同時獲得上學的機會……“那你哥哥也在這里上學嗎?”唐亞星搖搖頭說:“哥哥在縣城讀高中。”
隨著交談的深入,唐亞星逐漸沒有了最初的緊張和羞澀。她告訴我,姐姐叫唐星星,家住得不遠,不過因為學校周一到周日全天侯上課,只在每個月末放假三天,所以她和姐姐每個月回一趟家。在她的介紹下,我開始仔細打量整個學校。
操場北邊圍墻腳下一個簡易車棚,里面整齊地停放著若干自行車。距離它們不遠的地方矗立著一根不算高的旗桿,五星紅旗正迎著微風招展。操場東北角并列著兩張陳舊的水泥乒乓球臺,旁邊是幾件城市社區里常見的小型體育器械。操場南面一棟四層的長條形建筑被從中一分為二。東頭是學生宿舍,西面是教學樓。與教學樓呈直角排列的一幢三層新房格外扎眼——雪白的外墻,明亮的鋁合金玻璃窗使它成為全校最“豪華”的一棟建筑——不久的將來它將作為女生宿舍?!昂廊A”宿舍的背后是全校師生的食堂,一間僅有十幾張桌椅的空曠大屋,兩個打飯窗口,已經發黑和結網的墻面……
我在腦中搜尋了半天,結果除了“陳舊”、“簡陋”,我似乎想不出更多合適的詞語來形容眼前的一切。但唐亞星的訴說自始自終都未透露哪怕分毫的沮喪或抱怨??吹某鰜?,她很滿足,甚至享受。我急于知道她快樂的源泉,于是我脫口問道:“以后想干什么?”她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考大學。”是的,對未來的憧憬使她滿懷希望,生活的要義簡化成了對知識的渴求——所以她的世界特別純粹,也特別懂得滿足。
我沒有再追問下去。我打從心底對身邊這個普通的山里孩子致以深深的敬意。坦白說,我曾懷疑人在一出生就面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是否還有夢想的激情;或者更殘酷地說,生就貧苦的命運是否還有夢想的本錢?直到前往西柏坡中學的路上,我腦海中的答案仍然是否定的。
唐亞星的一句“考大學”使我陷入了更深的思考。農村家庭供養一個大學生的投入與產出是極不相稱的,這一點是事實。捐贈儀式結束后,當記者在實踐團與西柏坡中學教工座談會上向關樹江校長委婉地提出這一疑問時,這位皮膚黝黑、表情憨厚、談吐卻透著書生氣息的漢子解釋得從容而淡定:“一般老百姓家里,只要孩子能考上,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他們去上。老師和家長們都是一個心愿,就是不讓孩子們像他們的爹、爺爺、祖祖輩輩一樣,繼續在這山溝里面,如老話里說的那樣面朝黃土背朝天?!?/p>
知識改變命運。對老區的孩子們而言,有了知識不一定能夠改變命運,可要想改變命運,必須依靠知識武裝自己。西柏坡中學的孩子們和他們的父母深諳此理,老師們自不必說。本著對學生的高度責任感,包括校長、支教教師在內的二十余名教工對全校三個年級、六個班共224名學生傾注了全部的熱情和心血。老師們與三分之二的寄宿生一起住在學校,與他們朝夕相處。
擔任初三(1)班班主任的陳老師談起自己的學生,“護犢”之情溢于言表:“(今年)5月12號那天,他們(孩子們)問我當天是什么日子,我說是汶川地震一周年的紀念日。他們說‘還有呢?’我說不知道。他們就送給我一張卡片,上面是全班同學的簽名和祝語。原來那天是我擔任他們班主任滿一年的日子……他們特別懂事,特別可愛。做他們的老師,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劉洋是來自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的一名支教志愿者。關校長向實踐團的記者們深情地講述了關于他的故事:“他(劉洋)從北京來這山溝里,確實不容易,特別能吃苦。從山上走,走得汗流浹背,把衣裳都濕透了。(他還)到村子里、老百姓家里家訪。貧困學生的家里他都去過,給孩子們很多幫助,經濟上的,心理上的……他平時自己吃不上肉,卻跑去縣城里買上鮮肉,回來燉給孩子們吃,還經常給學生們過生日。”對此,劉洋回答地輕描淡寫:“他們都是好孩子,我想一定要好好地幫助他們。學習上已經有非常專業的老師系統地傳授知識,我就想在生活比如營養上給他們多一些關心?!?/p>
據副校長霍新華介紹,和劉洋同期來西柏坡中學支教的還有來自中央紀委、統戰部、全國婦聯、臺聯等其他中央直屬機關的青年人。由于當地供水、供電情況極不穩定,他們在學校的生活非常艱苦。平時每隔三五天,支教老師們就在村里趕一次集,買些土豆、洋蔥、胡蘿卜之類易于儲存的蔬菜用于對付每天的一日三餐,月底放假時則需輾轉趕上40多公里的路程去縣城買點鮮肉回來改善伙食。
張惠來自全國婦聯,她是這批支教隊里的唯一一名女隊員。她的話不多。大家聊天時,她通常是靜靜傾聽,有時報以溫婉的笑容。當記者問起老師們課余時間如何消遣時,支教隊員們笑說,像張惠那樣自娛自樂——她經常拿著乒乓球拍對著宿舍墻壁打球,時間長了能打上一整個下午。聽到這里,張惠自己也樂了,跟著大家哈哈大笑起來。
笑聲之余,我的心難以平靜。我想起關校長的一番話:“山溝里,老師們確實很辛苦。我也很心疼,但是沒有辦法。如果老師們不辛苦,孩子們就走不出去……老師們好好教書,就像農民種地,這是我們的本分?!比绻f西柏坡中學的孩子們在夢想用知識改變命運,那么那里的每一位老師則是在用青春和汗水幫他們圓夢。西柏坡中學沒有什么豪言壯語,也沒有什么牢騷抱怨,人人都清楚腳下的路,尊重自己的選擇。
在與師生們交談的過程中,我已經找到了心中絕大部份問題的答案。而平山縣縣長李彥明接受實踐團記者專訪時的介紹讓這份答案更加完備與清晰:2007年,平山縣在河北省全省范圍內率先免除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課本費,并向寄宿生補助生活費;全縣小學適齡人口入學率達到100%,鞏固率100%;初中適齡人口毛入學率達到100%,三年鞏固率98.1%;建立了包括中央直屬機關支教在內的四大支教體系,自2001年起先后接受8批次、71余人的中央直屬機關支教隊在西柏坡中學和西柏坡希望小學任教……
離開西柏坡中學時,學校操場上那棟剛完工的“豪華”宿舍樓、捐贈儀式上的圖書、電腦、師生們的每一言每一語,連同支教隊員們的故事一齊閃過我的腦海。我相信,西柏坡中學的師生們懷著一個用知識改變命運的夢想,而當地政府和社會各階層完全支持和理解這一夢想——他們正在用教育托起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