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齊心協力解決“有米無鍋”難題
“營養改善計劃”可以說是一個最能團結社會各界、實現多贏的社會公益項目。它的開放性,吸引了政府、企業、社會公益組織乃至個人,共同為改善農村學校廚房的建設出力。
周為處長在介紹“政府推進農村學校廚房建設”進程情況時說,目前政府按3年300個億的專項計劃安排落實,爭取到2013年實現所有的農村學校都有一個食堂的目標。國家以往實施的一系列關于農村學校的建設項目,其中都包括食堂建設的資金。雖然她認為,民間流傳甚廣的“有米無鍋”的說法“不夠準確和全面”,但她也承認,將農村學校食堂建設好還需要一個過程。
許多公益組織成為推動“營養改善計劃”最熱情、最有活力的力量。九陽公司與中國青少年基金會聯合推出的“九陽希望廚房”已建成600個希望廚房。安利公益基金會與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在已建成300個“春苗營養廚房”的基礎上,開始實施二期計劃,今年又將有400個“春苗營養廚房”落地。據不完全統計,包括希望廚房、桂馨廚房、春苗廚房、幸福廚房、免費午餐等公益項目在內,全國已有上千所農村貧困學校因此受益。
要將一所學校的廚房真正建設好,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九陽希望廚房”技術總監王運波針對農村地區學校廚房建設,提出7項建議:1.引進市場競爭,實現集中采購統一配送;2.專業評估設備的實用性、節能性;3.多重安全保護措施;4.設備輔件不能掉以輕心;5.規范安裝不能馬虎;6.減少中間環節不增加物流費用;7.邊整改邊整合,逐步標準化等。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除了做主題發言外,還主持了一場熱烈的討論:“如何發揮各方力量改善農村學校廚房條件”。知名記者、免費午餐公益項目的發起人鄧飛強調學生的營養餐要真正落地沒有捷徑可走,學校供餐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必須從一個廚房、一口鍋這樣的基礎設施建設抓起。
此次研討會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主辦,九陽希望基金承辦,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協辦。(謝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