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讓孩子吃上熱呼呼的“正餐”是件正事兒
“營養改善計劃”所覆蓋的學校基本屬于西部貧困地區,那里交通不便,加上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特殊階段,農村大量留守兒童的主要生活空間基本在學校,因而讓孩子至少吃上一頓像樣的正餐,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
在最近召開的“第三屆反貧困與兒童發展國際研討會”上,全國學生營養辦副主任、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田祖蔭介紹“營養改善計劃”時說,目前全國農村地區學校基本上有三個供餐模式:學校供餐、企業供餐和家庭或個人托餐。據統計,53%的試點學校采用了學校食堂供餐。在先行一步的寧夏,選擇食堂供餐的學校占到了91.4%,企業供餐和農戶托餐的學校各占4.3%。
來自試點學校的經驗表明:實施以學校為平臺的統一供餐,這樣做的好處是既便于學校的統一管理,又可以相對控制和保障食品安全,可以說是最符合當今中國國情的供餐方式。
然而,已經起步的“營養改善計劃”遇到的一個實際難題是:許多學校在做“學生營養餐”時卻是“有米無鍋”。記者今年曾隨“九陽希望廚房”、“春苗營養廚房”援助計劃的工作人員到廣西的馬山、湖北的丹江口進行過實地考察,發現當地一些未經改造的農村學校食堂,做熟一頓飯需要三四個小時。
情況還不僅如此。于明瀟在作“我國貧困地區農村學校廚房現狀”的報告時指出,農村學校普遍存在的主要困難是:沒有食堂,學生沒有就餐地點、廚房的基礎設施簡陋、設備不適用、部分地區飲水困難、食堂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沒有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