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生源下降至少將再延續6年 適齡人口下降成報名人數減少主因
今年全國報考數約920萬 18省份下降 其中北京五連降
銳減30萬高考報名創三年新低
距離高考只有幾天了,雖然教育部還未公布2011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的最終數字,但法晚記者根據各地公布的2011年高考報名人數統計發現,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預計將在920萬人左右,較2010年的957萬人銳減30多萬人。
根據本報記者統計,北京、上海、河南等18個省份的報名人數較2010年下降,其中,河南報考人數減少最多,比2010年減少了近10萬人。
而在這18個省份中,包括北京在內的13個省份的高考報名人數,已經連續3年下降,北京則連續5年下降。
此外,另有廣東等11個省份的高考報名人數較2010年有所增加,而西藏則是唯一一個和去年基本持平的省份。
專家表示,適齡人口下降是主因,另外,高中應屆畢業生中的棄考人數走高也是重要原因。
由于高考生源銳減,部分高校或將因此遭遇生存危機。
總數
高考報名人數連續3年下降
除天津外,其它省份已陸續公布了今年高考報名人數,法晚記者統計發現,這30個省份高考報名人數有近912萬人。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試院工作人員稱,天津不會在高考前公布報名人數。天津市近幾年參加高考的人數始終穩定在七八萬人。如果按此數據計算,今年全國的高考報名人數在920萬人左右。與2010年相比,銳減了30多萬人。
今年已是我國高考報名人數自2009年以來連續第三年呈下降趨勢,且創三年來的新低。
1999年高考擴招后,報名人數開始了長達10年的迅猛增長。2009年有1020萬人報名參加高考,高考人數首次下降,到2010年,這個數字降到957萬人,而今年預計又將減少30多萬人。
河南
85.5萬
銳減近十萬仍然是“老大”
數據顯示,河南省今年高考報名人數約為85.5萬,位居全國之首,是名副其實的“生源大省”。此外,廣東、山東則以65.4萬、58.7萬分列二到三位。
本報記者統計發現,和去年的數據相比,有18個省份今年高考報名人數減少,包括北京、河北等。
這其中,河南省高考報名人數下降最多,和2010年相比減少了9.7萬人,下降的比例最大,為10.2%。
●分析
新課改首年高考復讀生望而卻步
河南省招生辦負責人陳先生介紹,自2009年高考人數出現負增長以來,今年是河南報名人數減幅最大的一年。往屆復讀生大幅度減少是該省考生數銳減的重要原因。
河南歷年高考復讀生都在30萬人左右,今年是河南全面推行高中新課改后的第一年高考,高考內容的變化,確實使往屆復讀生望而卻步。
7.6萬人
北京
連續5年降為全國惟一
本報統計發現,有13個省份已經連續3年出現高考報名人數下降的情況,分別是北京、河北等。
北京也是全國惟一一個連續5年高考報名人數下降的地方。
記者從北京市教育考試院獲悉,雖然今年北京高考報名人數依然下降,但高考錄取率將有望穩定在80%左右。
●分析
明年高考考生可能更少
據了解,北京市2011年參加高考的考生是2008年初中畢業的學生,而2008年本市的初中畢業生數量比2007年減少了約1萬人,統計數字中含有外地借讀生。
而根據北京市教委的統計,2008年高中招生人數只有6.8萬余人,比上一年減少3000多人。上述兩項數據意味著今年北京市高考考生數量必然呈下降趨勢。
2009年高中招生人數又減少了近3000人,僅有不到6.6萬人,這意味著2012年高考,北京市考生數量仍有可能持續下降。
65.4萬人
廣東
未迎來拐點強勢反彈遭否定
今年有11個省份的高考報名人數較去年有所增加,其中廣東增加的人數最多,增加了近4萬人,達到65.4萬人。
2010年廣東高考報名人數近年來首次出現下降,為61.5萬人。當時曾有輿論指出,廣東也像其他省份一樣,迎來了“拐點”。但今年的“強勢反彈”似乎否定了這個說法。
●分析
2008年開始增加招生數
廣東之前提出,到2011年要在全省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因此從2008年開始就增加了高中招生人數。
根據官方公布的數字,2008年該省高中招了67萬人,2009年招了71.79萬人。
廣東省教育廳負責人此前曾公開表示,廣東高考人數可能要到2015年才會出現“拐點”。
生源下降至少將再延續6年
適齡人口下降成報名人數減少主因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將達到920萬人左右,這已經是自2009年以來,全國高考報名人數連續第三年下降。
專家表示,適齡人口下降是主因,另外,應屆高中畢業生中的棄考人數走高也是導致近幾年高考人數銳減的重要原因。
多家教育機構今年發布的報告均稱,受學齡人口減少等多種因素影響,全國高考生源下降的態勢將延續至2017年到2020年前后。
由于高考生源銳減,部分高校或將因此遭遇生存危機。教育專家在分析高考報名人數持續減少的原因時表示,學齡人口的持續減少已經波及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