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宋嵩繪
核心觀點
□即將于2011年1月進行的全國高校自主招生考試,二十幾所名校已形成“三足鼎立”的集團競爭格局。還有沒有“第四方面軍”?全國擁有自主招生資格的76所高校,是否都會走“結盟”之路?
□專家提醒:應該關注的不是誰與誰合作,而是為何合作及合作之后的考試內容和評價機制的探索。形成聯盟,重要的不是聯盟效應,而是改革效果。
形勢變化太快,故事愈加熱鬧。
11月19日,清華大學等學校對外宣布,繼去年清華、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5所學校在自主招生選拔中開展合作之后,今年,“五校聯盟”擴展至“七校聯盟”——浙江大學加入其中,之前盛傳將同北京大學合作的中國人民大學,也確定入“盟”。
11月21日,北京大學(含醫學部)、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香港大學七所知名高校同時在官方網站上公告,2011年將聯合舉行自主選拔聯合考試。
由于兩大“結盟”的知名學校分別包括兩大狀元掐尖高校清華與北大,取清華的“華”與北大的“北”,網友戲稱“中國高校自主招生進入‘華約’與‘北約’的對抗時代”。
豈料,兩派剛成型,“第三盟”又若隱若現——11月22日,有消息稱,同濟大學、天津大學等8所以工科見長的高校也將形成一個新的聯盟。而且,該聯盟不僅立足于自主招生考試的聯合,還將就人才培養等環節進行更深入的合作。
即將于2011年1月進行的全國自主招生考試,二十幾所名校“三足鼎立”之勢已成定局。人們更在揣測:還有沒有第四、第五“方面軍”?全國擁有自主招生資格的76所高校,是否都會走“結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