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錄取的當口,清華、北大招生錄取數據“掐架”引發公眾高度關注。《成都商報》20日刊發的《北大喜訊+清華捷報 “狀元”超過全國總和》一稿,迅速成為各大網站的熱點,網友回帖上千條。在公眾對應試教育的關注越來越強烈的當下,“狀元”成為了一道“門”,考驗著高校的改革智慧。昨天,清華大學主動就此事給成都商報發來說明,北京大學招辦負責人也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兩大高校均表示:明年不會再發布狀元數據。
在給成都商報記者的說明中,清華大學招辦再次明確介紹了該校今年的錄取情況,其統計口徑較此前引起爭議的版本要詳盡許多。此前,因為清華統計的是裸分狀元,北大統計的是加分狀元,形成了數據“掐架”的問題。這一次,清華將兩個統計口徑的數據都詳細列舉了出來。
清華再次向成都商報記者強調:“多幾個還是少幾個狀元,都對清華的招生和辦學沒有什么根本的影響。”之所以在數量上糾纏,“就是因為之前有報道說,八成以上的狀元被其他大學錄取了,這意味著清華只錄取了不到兩成的狀元。很多媒體、考生及家長因此非常關心清華的情況,社會上產生了一些誤解和猜疑。”
對于公布狀元數據一事,北大招生組一老師告訴成都商報記者,這是北大的正常招生程序,是一種工作性總結,不像社會認為的那樣,“北大并不需要向社會宣傳自己有多牛來爭取生源或其他,吸引學生們報讀北大的根本是北大的實力和精神”。
對于社會質疑北大、清華“炒狀元”、“掐狀元”等的爭議。清華招生辦主任孟芊表示,一考定終身,重智育、輕德育和體育、美育,選拔標準過于單一,這些都是目前高校人才選拔中的不足。熱炒狀元是這些問題的一個集中反映。
“公布統計情況,是近年來迫不得已的第一次,而我更希望的,這也是最后一次。”孟芊說,這兩年清華已經在著手探索多元選才,以讓考生人盡其才。對此,北大招辦負責人舒老師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多元評價是未來高校選才的必然趨勢,北大在這方面也正在進行探索,至于“炒作狀元”的說法,并不成立。因為一個大學之所以成名,還在于它的人文底蘊和人才培養模式。今后,北大也不會再公布類似的狀元數據。
成都商報記者 汪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