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形形色色的“教輔書”質量良莠不齊
□晚報記者 錢鈺 報道 漫畫 劉京
優秀校本教材書名竟有錯別字,標點符號錯漏百出,版式編排極不規范……近日,記者在本市中小學部分優秀校本教材展示會上看到,校本教材遍地開花,看似繁花似錦,質量卻令人堪憂,對此,有專家呼吁出臺統一校本教材質量標準。
部分優秀校本教材質量堪憂
日前,記者在本市中小學部分優秀校本教材展會上,隨手一翻就發現了不少問題。例如,某校一本關于皮影戲的校本教材中,將“千余年來”錯寫成“千余年耒”,首行應空兩格卻空了三格還不止,標點符號也錯漏百出,版式編排看起來很不規范。
除了版式編排外,部分教材的字形與字音、語法與修辭、標點符號、字符間距與行距、注釋等都存在問題,讓教材的權威性、嚴肅性大打折扣。
更有甚者,某校一本教材居然連書名也寫錯了,“人文校本教材”變成“成人校本教材”,為了彌補過錯,校方干脆將正確的書名像貼膏藥一樣,直接貼在教材封面上,但仔細辨認后,仍能看出錯誤的書名若隱若現。不少參觀者看過這本“貼牌”教材后,也直搖頭。
校本教材開發一哄而上有點亂
“最近,我剛參加了區里一次優秀校本教材的評選活動,整個區包括中小學也就評選出8本優秀教材。”本市一位示范性高中校長告訴記者,不少學校號稱自己編了數十本、甚至百本校本教材,但真正被專家認可的卻幾乎沒有。
這位校長私下坦言,現在校本教材的開發有點一哄而上,看似繁花似錦背后,質量參差不齊,存在湊數、教師盲目攀比等現象。導致部分校本教材直接成了教師講義的復印件,或教師個人心得,甚至成為毫無自身結構特點的“四不像”的東西。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質量問題也就不足為奇了。
“校本教材不是不能編不能教,但必須從實際出發。”寶山區實驗小學校長余慧斌表示,一所擁有100余位教師的學校開出近80種課程,就有點過頭了。校本教材應該有一套課程實施方案和標準,和一個長期醞釀的過程。有些課程完全可以通過組織興趣小組、社團活動等形式來實現,沒必要都編成校本教材。
呼吁出臺校本教材質量標準
“對于部分學校開發校本教材的積極性,我們還是應該鼓勵的。 ”特級校長楊明華認為,教材的編寫一定要把握嚴肅性、科學性、規范性幾大原則。他也強調,校本教材的使用僅限于校內,或是在校際做一些交流,對于沒有經過嚴格審查的校本教材不宜市場化,更不宜推廣。
“現在老師負擔這么重,能編寫出一本教材已經很不容易了,對于教材存在的問題,請大家還是寬容看待。 ”一些老師私下反映,目前有些校本教材從編寫到校對都是老師一個人完成的,所謂的質量標準也是由各學校自行制訂的,并沒有統一的操作范本,大家都是在摸索中不斷改進的。
不少校長在采訪中也表示,校本教材質量不能令人滿意,除了編寫教師素質不高、學校資源條件不足外,缺乏科學規范、可操作的校本教材質量標準,也是重要的原因。因此,他們呼吁,有關部門能否可考慮建立校本教材開發的工作小組和專家小組,從而出臺統一的校本教材質量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