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錄取中的提前批次在各個批次里顯得有點另類:報考提前批院校,考生往往要經過嚴
格的身體檢查和體能測試,有些還要接受嚴格的政治審查,一些學校還要進行專業加試,所有這些都給提前批院校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如果在提前批次里填報了志愿但沒有被錄取,也不會影響后面“一本”、“二本”的錄取,再加上該批次錄取分數較高,又有著一些嚴格的附加條件,所以不少考生抱著“不報白不報、報了也白報”的心態來對待這個特殊批次。但是,提前批次可不是“零風險”的買賣,如果沒有慎重考慮,一旦“一錘定音”,日后可能會后悔。
想“撿漏”卻撿來了失望
韓潔從小就有個外交官之夢,她的偶像就是“外交女杰”——外交部的新聞發言人章啟月。高考之后她估計自己的分數在600分上下,于是她準備第一志愿報考北京外國語大學。
就在填報志愿前幾天,媽媽跟她商量:是不是還可以考慮一下提前批次的院校,在瀏覽了一下該批次后,韓潔本著“不報白不報”的想法在志愿表上填上了北京外交學院。韓潔真的沒有“白報”,她被錄取了。
開學報到那天,韓潔一下子被眼前的校園“鎮住”了:校園竟然這樣小,完全可以“一眼望穿”,與她想象中的“外交官的搖籃”相去甚遠。
校園“小”還不是對韓潔打擊最大的,剛走進學校不久,韓潔就看見了學校壁報欄上的一張布告,內容是學校號召畢業生積極面向基層就業的文件,“看來,畢業后進入外交部似乎不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兒了。”韓潔說。
韓潔后來了解到,外交學院的學生一畢業就全部進入外交部早已成了遙遠的記憶,現在要想進入外交部必須參加公務員考試,接受非常嚴格的篩查,最終能從外交學院直接進入外交部的人數寥寥無幾。
韓潔覺得,如果高考報志愿時不是沖動地只考慮“外交官的搖籃”這么一個因素,如果在填報志愿時能對學校進行深入的了解,如果不是對提前批次抱著“不報白不報”的“撿漏”心態,那么,她的大學生活可能會是另一番情景。
報考動機太功利結果事與愿違
有的考生和家長覺得“提前批次”的院校身份特殊,這類學校的學生畢業后肯定好找工作,如果抱著這樣的目的填報“提前批次”,結果往往事與愿違。
小陸來自南方一個小城市,3年前他是以該市文科狀元的身份考入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當問到他為什么要報考這所學校時,小陸的回答顯得有些天真:“聽說這所學校的學生畢業后都能到團中央工作。”
小陸學習成績非常優秀,而且他對文學寫作十分偏愛,以他的成績考上一所重點大學的中文系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但是就是這么一個功利的想法,讓小陸報考了這所大學,所報專業是社會工作專業。
3年過去了,小陸早已沒有了初來乍到的興奮,同時,由于所學專業不是興趣所在,從大二開始,小陸也加入到了曠課的行列中。
更讓他感到難受的是,這所學校跟其他高校一樣,在就業時也要“自主選擇,學校推薦”,并不是直接進入團中央。和其他高校的學生一樣,小陸也早早就開始為工作發愁了。
只為滿足好奇心卻以退學告終
王若堅,這是一個很硬朗的名字,但是名字的主人卻是一個柔弱的小女子。
王若堅家庭條件十分優越,父母都是部隊文工團的演員。5年前,若堅迎來了自己人生中最重大的一次考試——高考,同學都在議論報考哪所學校什么專業,她卻總是心不在焉。其實她心里有數,因為從小就很羨慕父母穿上軍裝的樣子,所以,她想報考軍校,也穿上軍裝。但是父母覺得若堅從小就沒吃過苦,軍校的生活她不一定能適應得了,所以并沒把若堅的請求放在心上。
高考一天天臨近了,王若堅給了父母最后通牒,自己無論如何都要上軍校。
沒辦法,父母只好讓王若堅去了地處南京的一所軍事院校。
軍校的生活是艱苦的,在家連自己的衣服都不洗的若堅,完全不能適應這種艱苦。開學只有一個月,王若堅就從南京到北京折騰了三次。后來,她干脆泡上了病號。
一個學期后,幾乎沒上過幾天課的王若堅退學了。退學不久,王若堅便到澳大利亞自費留學了。
“我當時覺得軍校好玩兒、神秘,也沒考慮軍校到底適不適合自己。”已經回國的王若堅對自己當年的行為也有些不理解。
首都師范大學的方老師說,“提前批次”的院校確實有著比較特殊的地方,它們肩負著為國家培養急需和特殊人才的任務。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不能把“提前批次”當做“練兵”或者“撿漏”,要認真研究該批次中的每所學校的辦學方向和特點,再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考慮是否填報,否則既耽誤了個人的前程也會浪費國家的教育資源。
“不能讓提前批次成為一次提前冒險。”方老師說。(樊未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