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新華網長沙11月10日電(記者帥才)11月本是消費淡季,卻因為“1111”光棍節的到來,提前帶火了“單身經濟”。各大商家紛紛提前“搶灘”,都市男女熱情追捧。這個在民間興起的非傳統節日,為何如此火爆?
“人造”消費熱
11月11日,因4個“1”湊在一起而被年輕人形象地戲稱為“光棍節”,這個民間產生的“人造節”是中國90后大學生為慶祝單身而獨創的娛樂性節日,通過網絡的普及、媒體的渲染和商家的炒作,發源于校園而后風靡全國。
“光棍自有光棍的好,一人做主而無負累。你看看現在電子產品消費主力軍,就是咱單身貴族!”在長沙從事IT工作的陳先生剛給自己換了一臺新出的智能手機,他說:“沒有成家沒有家庭負擔,沒有女朋友不用買禮物,買個4000多的手機犒勞下自己,也沒啥不好。”
網上流傳甚廣的一個段子,道出了“單身貴族”的消費觀:“一人消費,沒有拖累;獨立自主,拍板干脆;所有收入,自己支配;花錢瀟灑,當家絕對;人生短暫,自由可貴;單身倍好,光棍萬歲。”
商家們通過宣傳誘導,發掘消費者的潛在消費需求,使得光棍節完成從精神到物質的轉變,讓光棍節大有趕超“情人節”的勢頭,成為商家的“必爭之節”。
為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今年商家們紛紛推出個性化的商品與服務。包括勵志“脫光”的明信片、“不孤單”系列短袖T恤、光棍徽章、光棍皮鞋、光棍證、剩女證、寫著“至今單身”的火柴盒等。
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長沙等城市,許多旅行社也打出“光棍”線路,比如列出“光棍節旅游目的地推薦”、“最適合光棍節的場所”,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加入旅游行列。
網上商務也不甘落后。目前,天貓、當當網、凡客、蘇寧易購、京東商城等電商相繼宣布大規模促銷政策,而1號店、銀泰百貨等48家國內知名的B2C紛紛強勢來襲,搶占“單身經濟”的蛋糕。
“光棍節”變身“結婚日”折射年輕人婚戀焦慮
“11月11日”中被視為“光棍”象征的4個“1”在新人眼里是“一心一意的含義,今年光棍節又恰逢周日,吸引了不少新人選擇在這一天扎堆結婚。
記者從長沙市幾家婚慶公司了解到,2012年光棍節成了結婚日,婚禮司儀、婚禮策劃師、攝像師、跟妝師等婚慶服務人員應接不暇。而一些高檔酒店11日當日的婚宴已是一席難求。
一位準新娘李小姐說:“我們這些剩男剩女正忙著‘脫光’,而且11月11日是好日子,有一生一世的寓意。
在天津,今年“光棍節”成為繼“十一”黃金周之后的又一個結婚高潮,預計當日將有3200對新人步入婚姻殿堂。
婚戀專家分析,由于男女失衡、工作節奏快、生存壓力大等原因,使得許多適婚男女目前仍然單身,或者不愿意將就選擇“主動單身”。過光棍節成為單身男女宣泄單身苦悶、表達單身情懷的方式。
通過“光棍節”,商人們看到了大把的鈔票,人口學家看到了結構危機,而單身男女感覺到“壓力山大”。有分析認為,一定程度上,愛情和婚姻成為困擾大齡青年的社會問題。在“光棍節”的刺激下,難免產生“想要結婚”的沖動。“光棍節”變成“脫光”日,其實暗藏著單身男女對婚戀的焦慮。
消費寂寞還是尋覓幸福?“單身經濟”路向何方?
參加“脫光”旅行也好,看一場愛情電影也罷,越來越多年輕人以實際行動加入“消費”光棍節的行列。與其他階層相比,他們更有花錢的激情和沖動,只要東西夠時髦、夠奇趣,他們就會一擲千金。
一些單身男女表示,過“光棍節”無非是自娛自樂,和同伴們參加聚會消遣寂寞,或者參加相親活動尋覓幸福。不少“單身貴族”認為,單身只是人生某個階段的狀態,跟戀愛結婚一樣,沒必要大肆宣揚,對于單身男女來說,單身并不可怕,就怕單身被“妖魔”化。
據最新人口調查統計顯示,中國進入了第四次“單身浪潮”。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單身男女數量均已突破百萬。相關專家認為,隨著剩男剩女問題的日漸凸顯,參與到這一節日中的群體變得異常龐大,形成了動輒上億元的產業。
專家認為,只要不惡搞、不媚俗,“人造節日”也并非壞事。商家們通過節日進行策劃、促銷,獲得更多的客戶無可厚非,但只有推出高質量、個性化的服務,才能讓消費者“滿載而歸、滿意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