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糧食安全還得靠農業技術
據估算,到2030年,我國人口如能控制在15億,人年均糧食消費量如能控制在500公斤,則需要糧食7.5億噸,與現有產量相差1.8億噸,即使可以進口0.9億噸(約占世界糧食貿易量的40%,幾乎是進口極限),仍需要國內增產0.9億噸。
熊志強由此得出結論:“只有保住18億畝耕地紅線,才能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經濟分析人士任沖昊則認為,中國在人均吃肉五六十公斤的前提下做到95%糧食自給率,這主要依賴中國強大的工業基礎。相比那些工業化程度較低的國家,中國的糧食畝產量比較高,“我們是工業化的種地,能生產足夠量的化肥,修足夠多的渠道和水庫,讓袁隆平這樣的團隊培養世界上最高產的種子?!?/p>
相比之下,印度糧食一沒化肥,二沒水利,三沒有良種。雖然他們人比中國少,耕地比中國多,但人均糧食產量不到中國的一半。任沖昊引用了一個數據:中國現在豬的存欄量是5億頭左右,每年要吃掉1.7億噸飼料糧。而印度12億人,每年只有2.2億噸糧食可以吃。也就是說,“工業化的豬要比純粹農業國的人吃得飽,吃得好”。
在他看來,如果發生“糧食危機”,中國大不了不進口糧食,頂多5%~10%的比例,這對中國人的健康毫無影響,甚至可能有好的影響。因而,保證糧食安全本質上還是要發展農業技術,而發展農業技術必須依托中國持續升級換代的工業化進程。
總體而言,短期看中國無須過度擔憂“糧食危機”。正如李國祥的判斷,作為一個糧食生產和消費大國,在此次主要受天氣因素影響的糧食危機中不必太過驚慌。
他認為,美國農業部的報告,將預期產量調得過低,后期隨著災情的好轉,產量估計還能上調?!爸袊枰磷?,手里有儲備,不進行恐慌性搶購。”
本報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