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對策
IMF呼吁:中國政府應通過財政預算實施新刺激措施
IMF在《中國經濟展望》報告中稱,如果來自歐洲的金融動蕩尾部風險成為現實,則中國經濟增長受到拖累,主要影響的渠道是貿易,繼而對國內需求帶來連鎖反應。據悉,尾部風險,就是指不太可能發生但一旦發生代價便很高的風險。
IMF認為,根本上中國政府應通過財政預算而不是銀行系統實施新的刺激措施。
“中國應通過中央和地方政府預算,實施大規模財政措施予以應對。”IMF認為一攬子財政措施應是主要防線,規模約相當于GDP的3%,其內容包括:進一步降低社保繳費和消費稅,對購買耐用消費品提供直接補貼,對小企業財政支持,推進保障性住房計劃,以及增加社會保障體系投資等。IMF強調,上述措施應通過預算實施,而不是依賴銀行體系、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實施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同時IMF鼓勵中國加快經濟轉型,以降低全球需求波動不定所造成的不利影響,除現有改革措施外,包括實施金融和企業部門的改革。IMF亞太部主管阿努普·辛格表示,中國經濟不大可能會遭遇“硬著陸”,同時中國有足夠的空間來增加財政開支。他說中國應該增強國內消費。
瑞穗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對中國今天實施的財政政策力度給予肯定:盡管去年與今年的財政政策基調均表述為積極,但實際操作上,今年的財政政策的力度將明顯超過去年。正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強調的,今年財政政策會繼續完善結構性減稅,加大民生領域投入,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等方面。加大對“三農”、保障性住房、社會事業等領域的投入,支持欠發達地區、科技創新、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在建和續建項目、企業技術改造等。
另外沈建光指出,財稅改革也是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體現。早前財政部將增值稅與營業稅起征點提高,有利于減輕小微企業稅負;而財政部自1月1日起對730多種商品實施較低的進口暫定稅率,有利于促進進口。再有,上海增值稅改革也有助于減少重復征稅,進而提振消費。
對策
全國各省市紛紛給GDP降溫 戰略性新興產業成新經濟增長點
事實上,回顧來自今年地方兩會的數據不難發現,全國已有多個省市紛紛調低GDP增速。例如,對于2012年的增長目標,廣西調降為11%,河北和重慶定為9%左右和13.5%,河南確定為增長10%。
林江教授認為各地紛紛調降增幅預期所考量的主要原因是呼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基調,穩中求進,不希望把GDP的目標放在太突出的位置,以免影響產業結構升級轉型的積極性以及實際效果。
談到地方降速的信號可能對今年經濟哪些領域產生影響,林江指出,一是房地產市場。由于經濟增幅下調,地方政府來自土地出讓金的政府基金收入會難以樂觀,因此可能會讓市場看淡今年房地產市場的表現。二是,與內需有關的行業或者產業。譬如商業零售業、物流業。在歐美市場普遍不太景氣的情況下,地方政府會想方設法來拉動跟內需相關的行業的發展,而與老百姓每天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包括商業零售業、物流業就有相當不錯的發展前景。三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因為經濟增長速度下來了,地方政府總要想辦法來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而在我國當前的經濟背景下,戰略性新興產業似乎成為了最優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