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按照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2003年年底,中國放開對外資保險公司所有業務限制,保險業實現全面對外開放,成為我國金融系統開放最早、開放程度最高的行業。2010年,保險公司總資產突破5萬億元,全國實現保費收入1.45萬億元,實現了30.63%的增速,保險賠付超過3200億元,中國已成為全世界最重要的新興保險大國。而在這十年里,外資保險機構只占中國市場份額2%。中國的保險業并未因開放程度最高而被吃掉。
對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王穩深有體會。他告訴記者,入世談判時美方要價最高的是保險市場開放,中國在開放許可、戰略合作股權比重等方面做了較大讓步。當初怕跨國公司資本實力、風險管理技術、產品競爭力強,國內公司會被吃掉,但最終中國企業是在開放度高的情況下獲得了成長。合資公司雖然要價很高,但事實證明,有些合資公司的經營狀況并非很好。相反,國內保險業快速發展,不僅在國內穩定了市場,還開始走進歐美市場。未來:競爭+融入+合作
雖然擔心沒了,也共舞了一段時期,但中國的銀行和保險業并不代表與國外的金融巨頭們真正對等了,因為某些管理體制與機制的不同,在這十年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機中,中國的金融業逃過一劫。而這些問題難保不會在未來中國的銀行與保險業重演。
在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主管溫彬看來,未來的挑戰還很大,比如中國的銀行靠信貸利差,盈利方式單一;一些在外資銀行能開展的業務在中資銀行還無法開展等。
這一點,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室主任高海紅也深為贊同。他接受記者采訪時提醒,我國銀行業的競爭力目前不能盲目樂觀,我們可以拓展的業務跟國際大銀行比還較少。對于有毒資產、衍生產品,我們在金融危機前很少進入,恰恰我們在這種謹慎資本項目開放中受益了。這也提醒我們,入世會帶來國際規則的約束,但我們融入要有序,要加速自己的調整,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們也需要適當的保護。在國際化的過程中,不過早暴露競爭欲望,量力而行是需要的,否則可能會死掉。目前國內市場的開拓還有很大空間,某些領域還缺少開拓。
雖然金融危機對中國金融業沒有造成太大沖擊,但郭田勇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要建立更加完善、嚴格的金融監管制度,防范風險傳導;而且,要成為金融強國就必須重視金融創新,充分發揮金融創新的重要作用。 “在國內經濟條件、金融環境允許的范圍內,逐步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推進資本跨境自由流動等,增強中國資本市場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進而建立中國在世界金融領域的話語權。 ”
范建軍也認為,中國金融業尤其是銀行業的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首先是,利率沒有放開,尤其是存款利率管得太死,應該實行利率市場化;此外急需建立存款保險制度,讓它成為可置信的承諾;最后要放開民營資本進入銀行業,不只是讓民營資本參股,更要讓他們可以自由進入,放開銀行牌照發放,成立針對小微企業的小銀行和社區銀行,培育更充分的競爭和市場化。
在國際上,中國的銀行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范建軍建議,在資本管制上逐步放開,讓銀行自己出去擴展業務;在監管方面,可以與其他國家簽署備忘錄,當出現風險和意外時可以進行援助和協調。
正如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所說,十年前的入世承諾不是底線,未來十年國內還是要繼續進行改革。未來十年,中國銀行業與國際金融機構注定是競爭+融入+合作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