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人為制造資源瓶頸,只為牟取巨額壟斷利潤
按照山西省煤炭廳的說法,山西的煤炭生產完全沒有問題,同時另一個產煤大省內蒙古也迅速崛起,產量甚至超過山西,這說明煤炭總的供應量非常充足,之所以電力企業頻頻放出消息說煤炭告急,實際上是別有用心的說法。那么在煤炭和電廠之間,究竟發生了怎樣的利益糾葛?電荒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到底是什么。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中國西部煤焦網特聘專家李朝林認為,表面上看,南方水資源不足和煤資源不足,是造成的電力緊張的直接原因,但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
李朝林表示,實際上為了保護行業利益,維護行業壟斷,雖說需求多,生產少,可以保證和保護行業的瓶頸地位,有瓶頸有稀缺的地方價格才能高,才有壟斷利潤,如果不稀缺,那就很難保持壟斷利潤,現在由于行業的項目壟斷,不管是煤還是電都存在競爭不足的問題。
李朝林告訴記者,競爭充分的行業,產能過剩,產量充足,不會造成商品短缺,供應緊張;而競爭不充分,或者缺乏競爭的行業往往是缺乏生機,要么產能不足,要么就是產能過剩也要想方設法控制有效產能,導致有效產能發揮不夠,產量不足,人為地制造行業瓶頸,以保護行業發展,獲取穩定的壟斷利潤。
中國西部煤焦網特聘專家李朝林說,向國家要政策,就是要了效益,因為他本身是相對壟斷的,想方設法采取直接或間接的辦法,向政府、向社會施加一定的壓力來提高電價,提高效益,達到維護壟斷地位的目的。現在不管是煤炭行業和電力行業都不同程度存在著產能過剩,有效產能不足,產量滿足不了需要的問題。
據了解,全國現在的裝機容量已經接近十億千瓦,去年我國有9億6千瓦裝機容量,最大負荷也不過6.5億千瓦。今年全部負荷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突破6.5億,也就是說,在裝機容量遠大于負荷量的情況下,仍然出現了大面積電荒。李朝林認為,無論是電力還是煤炭行業,如果不能從機制上打破壟斷引入競爭的話,大面積電力緊張、電煤緊缺的局面就不可避免。
中國西部煤焦網特聘專家李朝林分析,只有提倡適當的競爭,出現供過于求的形勢才能保證物價的相對穩定,保證市場的相對穩定,保證煤炭電力不出現供應緊張的現象,至少不會出現嚴重的供不應求的局面。
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主任史煒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全國總發電量相比去年提高13.50%,而1至6月份工業增加值增幅為12%,這說明我國上半年的發電量相對充分,他認為,多個省市出現電荒,最核心的原因是投資失控,固定資產增長過猛。
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主任史煒表示,如果從南方電網、西南電網、四川電網所對應的區域來看,那就完全不一樣了,工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最高的是20%、25%,甚至30%都有。在“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地方官員為了追求GDP,為了追求業績,已經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別管對企業好不好,只要能上項目,就一定要把它上上去。
記者了解到,南方五個缺電省份,今年上半年的生產總值增幅分別為:湖南13.4%,湖北14.1,江西,13.4%,廣西12.3%,貴州15.3%;工業增加值增幅分別為:湖南17.4%,湖北20.5%,江西,19.4%,廣西21.1%,貴州21%。也就是說,這些省份的工業增加值的增幅都高于12%的全國平均水平,也大大高于上半年全國13.5%的發電量增幅。史煒認為,除了投資過熱造成用電緊張,電力煤炭行業的壟斷經營,也是造成電荒的一個重要原因。
史煒表示,淡季缺電,但是地方政府卻不啟動機組,因為他們認為,發一度電的錢不夠買煤的錢,要不國家給補貼,電力公司每年有很高的利潤,另一方面用政策性的虧損來掩蓋經營性的虧損,最后獲得利潤。政府虧損減去經營虧損等于國家電力的壟斷利潤。煤炭也是相同的情況。
在史煒看來,短時間想要打破電力、煤炭行業的壟斷局面,不太現實,他主張首先應該下大力氣遏制地方的過度過快投資,遏制大量高耗能工業的上馬。
他說,用電包干,在中國是最有效的方式。比如浙江省電荒,國家電網核定電量,多一度都不給,而且必須保證居民用電以及居民用電的增長,地方政府在“十二五”的第一年上的項目有30%是高耗能的。
半小時觀察:引入電力競爭,從根本上杜絕壟斷
多年以來,在電煤供應上就存在“市場煤、計劃電”的說法,體制上的矛盾導致電力改革呼喚多年始終沒有邁出實質性的步伐。在這個過程中所出現的煤電一體化、煤電聯動、限制電煤價格等一系列過渡措施,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權宜之計。眼下,很多電力企業又展開大規模的囤煤行動,這更像是一場因壟斷迫使政府就范的圈地運動,無端增加了社會成本。
中國究竟是缺煤還是缺電?數據顯示,什么也不缺,缺乏的是打破行業壟斷之后的自由競爭。我們曾經經歷了一個憑票供應的年代,但事實證明,一旦政策松綁,我們就迅速擁有了極大豐富的物質保障。希望早些結束“市場煤、計劃電”的尷尬局面,相信市場會給出一個公平的定價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