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中新網9月1日電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在王東明在最新一期《求是》雜志撰文稱,目前中國事業單位改革總體上相對滯后,要以創新體制機制為核心,分類推進改革,激發事業單位的生機與活力。
文章指出,總體上看,目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公益服務供給總量仍不充足,服務質量和效率還有待提高,人民群眾對“看病難、看病貴、上學難、上學貴”等問題反映強烈。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有利于促進各項社會事業持續發展、為人民群眾更好地提供各類基本保障,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文章稱,事業單位改革總體上相對滯后,事業單位管理和運行中仍舊存在諸多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行業體制改革也遇到了一些單靠行業自身難以解決的共性問題。比如,一些事業單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內部治理結構不健全,運行機制不靈活,激勵約束機制不完善。這些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事業單位和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影響其他領域改革的進展,改革越往后拖,矛盾越突出,成本越大,從總體上推進改革勢在必行。
同時,事業單位是政府履行職能的重要支撐,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主要載體,事業單位改革與政府職能轉變相互交織、相輔相成。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有助于進一步理順政府與事業單位之間的關系,把政府不該管、管不好的事情交給事業單位,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步伐;有助于更加明確地定位事業單位的功能,強化公益屬性,在完善公共服務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進而更好地實現政府的公共服務目標。
長期以來,事業單位作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改善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文章指出,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作為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一項重大改革,必須堅持著眼發展、開拓創新,努力解決公益事業發展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不斷提高公益服務水平和效率,切實滿足人民群眾和經濟社會發展對公益服務的需求。
——改革要以促進公益事業發展為目的,努力構建中國特色公益服務體系。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把提高公益服務水平、滿足人民群眾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化改革的目的在于推動公益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絕不是簡單地精簡機構和人員,絕不是為了“甩包袱”。
——改革要有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政府職能轉變,有利于公益事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和事業單位服務功能的充分發揮,有利于調動事業單位廣大職工的積極性,有利于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尤其要讓農村及城市低收入群體的服務需求得到保障。
從長遠看,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總體目標是經過持續不斷的努力,逐步形成基本服務優先、供給水平適度、布局結構合理、服務公平公正的中國特色公益服務體系。基本服務優先,就是強化政府提供基本公益服務的責任,統籌兼顧,確保重點,優先發展直接關系廣大人民群眾基本需求和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的公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