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標準】
口徑偏窄僅含財政撥款
專家表示,從公布的情況看,此次各部門公布的“三公經費”,僅是財政撥款涵蓋的內容。但事實上,很多部門除了財政撥款外,還有很多其他收入。對于一些單位的預算外資金,按照相關政策是自收自支,一些違規收費或來源不明收入,比如“小金庫”等,則無法進行監督。
據統計,2010年各部門預算中,不少部委的財政撥款占其總預算收入的比例都在80%以下。其中教育部64%、農業部66%、民政部65%、財政部67%等,部分部門如衛生部、中醫藥局等,其財政撥款占預算收入的比例更在20%以下。
口徑窄可能有哪些問題?對此,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系主任曾康華表示,“三公經費”無具體門類,雖然各單位財務部門應該都有基礎數據,但在對外公開時,其是否會把一些項目支出里面的相關內容都扣除來一一統計,很難說。
【監督】
應對公開事項進行審計
公開的“三公經費”信息就真實嗎?以公務接待費為例,商務部108.53萬元、科技部191.49萬元、住建部26萬元。處于高消費地區的北京的國家部委,每年這么多招待費,甚至遠低于一個地市級部門的實際招待費,這種可能性在哪里?
上海財經大學蔣洪教授表示,可能的原因是,財務報表上的公務招待費不能真實反映實際支出,招待費隱藏在約束較弱的會議費、培訓費等會計科目中,或者這些部委將這些支出轉移到了下級部門或關聯企業的身上。
專家表示,行政機關“三公經費”預決算存在“被修飾”的問題,且即便經過“修飾”的數據依然不敢見“公婆”??梢?,“三公經費”尚有許多待解的謎團。破解謎團需要公開更為詳盡的行政機關的預決算數據,比如行政機關會議費等其他開支情況,同時還需要跟進審計監督,對公開事項的真實性進行審計。(記者蔣彥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