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學校提供的福利有限,很多教師都在社會上兼職
大學教師:時間是最大福利
國慶長假已過,山東濟南某大學的青年講師李明亮沒有返校,仍然住在另一座城市的家中。“除了上課,其他時間都能夠自己支配,這是大學教師的最大福利吧。”
小李原先是該省某縣一中學的政治課教師,工作3年后考取了研究生,又念了博士。2007年,小李博士畢業后留在省城,成為這所大學政法學院的青年講師。
小李說,他的工資分崗位工資和津貼兩部分,都發在工資單上,每年累計5萬元左右。其中津貼包括課時津貼和科研津貼,課時費每小時30元。此外,每年中秋、春節兩個節日,學院還會發些過節費,“這要看學院的創收情況。”
他說,不少大學創收的主要途徑是辦輔導班。幾年前,法學熱,政法學院的輔導班較多,學院的福利較好,可是這兩三年,政法學院的輔導班少了不少,創收銳減,“好日子沒趕上。”小李笑笑說,“現在創收最好的是教育學院,他們承擔了中學教師的培訓任務,學院的福利是最好的。”
今年中秋,小李領到500元過節費:“去年發了1000元,今年縮水了一半。”
李明亮告訴記者,作為教師,除了工資,另一個收入來源是科研獎,理工科要比文科高得多。因為學校發獎金的依據是發表論文的數量,總體說,理工科論文比文科好發。“聽說化學院有的教師一年的科研獎金超過20萬元,這對文科學院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他認為,目前很多大學的工資不高,提供的福利也很有限,所以,很多教師都在社會上兼職,一些人的兼職收入不低于工資。可是,由于是學政治學出身,小李的兼職機會不多,他最尋常的兼職形式是為一些職業學院講授公共課,收入按課時結算。
從中學教師到大學教師,小李說最大的變化是“面子”:有了大學教師身份,鄉里鄉親都覺得你很光榮。可是從縣城來到省城,盡管收入增加了不少,可是生活負擔也加重了。現在,小李在市郊買了一套兩居室,每月有2000多元房貸。他說,學校的福利分房到2004年就結束了。從2004年到2007年,學校還給青年教師提供過渡房,2007年后,連過渡房也沒了,“解決住房全得靠自己。”
李明亮的妻子也是大學教師,與他相隔300多公里,她和3歲的兒子住在一起,便于照顧孩子。盡管只要沒有課,小李就能回家,可是兩地分居,終究不是辦法。他希望盡快將妻子調入自己所在的大學,實現全家團圓。
(本文中的采訪對象均采用化名)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