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積極推動低碳生態城市建設
一是積極推動中新天津生態城建設。中新天津生態城總體規劃、指標體系、城市設計,以及指標體系分解方案等陸續確定,確保將生態城的發展目標落到實處。
二是大力支持地方低碳生態城市建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重慶、湖北、河北、深圳、無錫等省市簽署了共建協議,支持和指導地方低碳生態城市的建設。
三是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新加坡、法國、英國、意大利、美國、瑞典等國家的有關部門簽署了生態城市合作方面的諒解備忘錄,正在與德國開展“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技術合作項目。
積極推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規模化應用
通過實施“太陽能屋頂計劃”,2009、2010年共支持了210個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總裝機容量182兆瓦。組織實施“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城市示范”和“農村地區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工作,確定了兩批44個示范城市和86個農村地區縣級示范,第二批44個示范城市和個農村地區縣級示范。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工作方式從抓單個項目轉向了抓區域整體,統籌兼顧城市與農村。截至2009年底,全國太陽能光熱應用面積11.79億平方米,淺層地能應用面積1.39億平方米。光電建筑應用裝機容量420.9兆瓦,實現突破性增長。
引導建設綠色建筑
截至2010年7月,共評出43個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其中公共建筑25項、住宅建筑18項。通過組織地方推進會,協助地方開展一二星級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工作,截至2010年3月,已有浙江省等19個省市已建立了地方管理機構,并獲準開展地方一二星級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工作。
大力推進城市污水、垃圾、交通等市政公用行業節能減排
一是開展城鎮污水污泥處理的研究。制定和頒發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試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技術規程》,指導各地開展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及資源化利用工作。截至2010年6月底,全國城鎮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2389座,總處理能力達到1.15億立方米/日。正在建設的城鎮污水處理項目達1929個,總設計能力約4900萬立方米/日。目前已有京、津、滬,江蘇、浙江、安徽、河南、山東和海南等省市率先實現“縣縣建有污水處理廠”的目標。通過組織實施“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突破了城市污水處理廠深度除磷脫氮、污泥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污水再生利用等60余項關鍵技術,建成50余項示范工程,有效減少了太湖、海河、巢湖和三峽庫區重點流域污染負荷排放。
二是逐步開展垃圾填埋氣體治理工作。針對垃圾填埋氣體主要為CH4和CO2,且CH4含量較高的情況,2010年4月,我部會同國家發改委、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布了《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指南》,指導各地因地制宜科學選擇生活垃圾處理技術,通過規范填埋、清潔焚燒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截至2010年6月底,全國設市城市、縣及部分城鎮共建成生活垃圾處理設施947座,其中無害化處理設施816座(衛生填埋場642座,堆肥廠7座,焚燒廠90座,綜合處理廠77座)。其中大部分衛生填埋場都對填埋氣體進行了收集、導排和處理,對填埋氣體進行利用的項目有64個,填埋氣發電機組裝機容量大幅提升,有效降低了填埋氣體對溫室效應的影響。
三是發展使用天然氣作為燃氣能源。在燃氣供應能力不斷加強、用戶數量不斷增長、服務范圍不斷拓展、燃氣用途不斷擴大的同時,發展使用天然氣作為燃氣能源,優化了城市環境,帶來了巨大的資源環境效益,極大地促進了節能減排。
四是加強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與實施,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印發了《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編制辦法》、《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編制導則》,規范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的編制和實施,統籌考慮、優化配置各種交通資源,提高道路網整體通行能力。合理設置公共交通優先車道(路),做好公共交通與自行車、步行等交通系統的銜接換乘,發揮城市交通系統的整體效益。2007年以來,連續三年開展中國城市無車日活動,目前,簽署中國城市無車日活動承諾書并參加活動的城市達11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