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14日就當前經濟領域部分熱點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作為“十一五”規劃的重要約束性指標,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五年要下降20%左右。張曉強表示,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規劃中,節能減排仍然是一項重要內容,并將繼續作為量化的約束性指標。
根據最新數據,“十一五”前四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5.6%,考慮到今年上半年單位GDP能耗出現微升,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任務艱巨。“為完成目標,我們將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特別是有針對性地淘汰一批小火電、小鋼鐵、小水泥等高耗能企業。”張曉強說。
張曉強表示,從長遠看,降低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更應當依靠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依靠市場的手段和改革的辦法。“十二五”期間,國家將特別重視與人口、資源、環境有關的產業和節能環保產業,把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
糧食市場不會出現大的波動
“當前我國糧食供需總量基本平衡的基本面沒有發生改變,可以確保糧食市場不出現大的波動。”張曉強表示,今年我國夏糧產量基本保持去年水平;秋糧面積比去年有所增加,目前長勢良好,有可能奪取豐收。如果不發生重大自然災害,今年我國有條件在糧食連續六年增產的基礎上再獲得較好的收成。
張曉強強調,當前我國糧食儲備水平很高,庫存充裕,國內糧食庫存消費比遠高于國際公認的18%的安全水平,對糧價的調節能力強。談到國際市場糧價波動情況,張曉強說,國內外糧食市場關聯度較小。我國除大豆外,小麥、玉米、大米等品種進口量很小,不足國內產量的1%。由于主要糧食品種能夠自給自足,國內糧食價格變動基本不受國際市場影響。
張曉強承認,隨著我國人口增長和生活水平提高,糧食需求呈剛性增長,糧食增產制約因素增多,利用國際市場調劑國內糧食余缺空間有限,我國糧食安全依然面臨嚴峻挑戰。有關部門將繼續加強對糧食市場的監測和分析,著力把握好儲備糧的投放力度和節奏,加強市場監管和監督檢查,確保糧食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
全年CPI 控制目標可以實現
張曉強說,今年以來,國家高度重視管理好通脹預期,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如果管理得當,全年CPI控制在3%左右的預期目標還是可以實現的。
張曉強認為,通過調控,未來糧食價格上漲有望保持在一個合理空間;由于工業品市場競爭激烈,價格也有一定的下降空間;而大宗商品進口價格在已有大幅回升的情況下,今后三四個月再次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