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央企整合路線圖”被多方猜測之際,5日國務院國資委宣布,又有兩家央企完成了重組。至此,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由125戶調整為123戶。
對于剩余有可能被重組的央企,眾多媒體列出了各種名單表。對于這些僅屬于猜測的“被重組對象”,中國證券報采訪的國資委內部高層權威人士指出,這些名單并不準確,資產規模排名只是其中的參考依據之一,是否被納入重組規劃,還要看該企業所在的行業特點與企業特殊性。他同時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詳細闡述了國資委對央企整合的思路和路線圖。
央企重組路線圖揭秘
此次被重組的兩家央企是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和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前者整體并入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后者被整體并入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央企重組的思路,將按照央企資產的排名順序,實現“末位淘汰制”。對此,這位高層人士指出,國新資產公司成立資產管理平臺,與企業按照產業鏈梳理而進行自主聯姻、強強聯合,這是此次央企重組的兩種基本路徑,而資產規模排名只是其中的參考依據之一,是否被納入重組規劃,還要看該企業所在的行業特點與企業特殊性。
“不排除一些企業雖然規模較小,但是處于國家支持的特殊性行業,而不被納入此次的資產重組序列。”這位人士說。
按照這一思路,將被重組的央企包括科研院所并入相應的產業集團,對外貿易的窗口公司并入相關產業集團,生產出現虧損或存在困難的央企并入其他集團,而如果沒有找到合適的婆家,則有可能被納入國新資產管理公司。
他透露,國新資產管理公司將收編的是一些“規模較小、微利、效益差、應退出市場的央企”,目前國資委正在動員一些企業主動申報納入該平臺。一旦納入該平臺,其資產將在“肢解”后重新運作;當然,如果排名較靠后的企業能夠找到更好的大企業當“婆家”,則可以不必納入國新資產管理公司。
央企重組已經成為下半年的投資主題。中國證券報采訪的多家研究機構認為,央企資產重新進行排列組合,可以把旗下的上市公司當做資產運作的平臺注入相關資產,使資產總規模、盈利能力獲得量的飛躍,進而實現質的突破。
此外,為了支持企業并購重組,中央有可能在下半年出臺更多的財稅優惠政策,有望為企業增加利潤。例如,有研究機構認為,對企業并購的固定資產可能允許企業增加稅前扣除費用,來提高企業進行并購的積極性。對并購企業短期內產生的費用,可以針對性地降低其實際所得稅稅率,對于并購企業實際使用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國家鼓勵的相關投資,加大投資額的應稅扣除比例。
“產業鏈整合”引爆股價
盡管23家央企重組將帶來大量資產的排列組合,但是分析人士指出,并非所有的央企重組都能夠成為引爆股價的催化劑,其中,僅有兩類企業可能獲得業績爆發性增長機遇。
中信證券提供的數據顯示,縱觀從2003年開始的央企重組大潮,已經有69家各種類型的央企進行重組,其中只有“產業鏈整合”類的央企重組和“強強企業聯合”類的重組存在較好的投資機會。從已完成重組整合的69家央企的案例中看出:重組當年最高收益率跑贏市場的股票中分類別看,“產業鏈整合”大類有57%的股票最高收益率跑贏市場,“強強聯合”大類有67%跑贏市場;而且,重組當年收益率跑贏市場的股票數據結果與最高收益率數據的結果類似。
其他的幾種重組類型,例如科研院所并入產業集團,對外承包出口(窗口)公司并入相關集團,虧損央企重組入專業集團,以及非主營業務剝離式的重組,所占重組總數的比例雖然較高,但其相關上市公司的股票收益卻沒有跑贏市場。
中信證券認為,從行業前景及“產業鏈”整合角度看,通過產業鏈整合實現了央企優良資產的重組,在這種情況下,其控股公司未來既有重組后的內延式增長,也有資產注入的外延式增長,這樣,其控股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明顯,而且實踐證明上述公司的股價長期跑贏大盤。
上述國資委高層人士也對產業鏈整合式重組企業給予了一定的期望。他表示,如果相關企業的產業鏈能夠形成一定的優勢互補,則有利于做大做強集團,符合國資委對中央企業的總體要求。
中國證券報通過對多家市場機構采訪了解到具備強烈重組意愿的一些企業案例。以哈電集團為例,相關人士透露,哈電與一重的重組方案正在醞釀和上報之中。宏源證券研究員杜樸表示,哈電集團與中國一重合并的意見由來已久。中國一重主要生產核島鍛鑄件設備,而哈電集團生產常規島設備,兩者的聯合有望形成核電設備生產的協調效應,可以實現對核電站主要靜設備的總包,如果這一重組能夠得到實現,將有望在3、4年后有效拉升中國一重的收入,并直接提升其在核島設備生產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地方國資重組不甘人后
在國資委對中央直屬企業資產進行“乾坤大挪移”之際,地方國資委所屬的企業聯合重組也將掀起高潮,并且將配合區域振興計劃的推進和地方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的出臺,而再次成為投資熱點。近期,繼上海國資概念股崛起之后,湖南等地區也掀起新一輪“國企重組熱”。
中信證券研究部策略小組對湖南省的上市公司進行了集中調研后指出,湖南在對接國企的過程中推進的速度相對較快。在國家收緊銀行信貸的情況下,地方的企業融資未來可能面臨著較大的壓力和困境。在這種情況下,資本市場通過與央企合作重組、并購或將成為未來重要融資途徑。
該小組還預計,兩種湖南地方國企將加快對接央企的工作:第一種是省內企業發展出現瓶頸,較難通過自身的力量來打開未來發展空間,需要與央企合作,通過央企廣泛的網絡來實現跳躍式的發展;第二種是發展具有湖南特色的企業集團,鼓勵企業在工程機械、旅游酒店、種業、種植業和養殖業上做大做強。
此外,海外資產投資機構也非常看好國內央企資產重組。國資委稱,目前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簡稱GIC)表示出對參與中國國有企業重組改制的愿望,國資委副主任邵寧歡迎GIC參與中央企業的重組改制。
資料顯示,GIC負責管理新加坡的外匯儲備,是全球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之一,管理的總資產超過1000億美元。GIC持有李寧的部分股權以及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7.35%的股權。GIC強調其擁有廣泛的國際網絡和豐富的投資經驗,了解中國國情和政府政策,愿意幫助中國企業引入先進技術,完善企業管理,提升企業價值,實現合作上的互利共贏。
分析人士指出,與GIC的接觸,一方面表明了國資委進行央企重組與資產盤活的決心,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對引入海外戰略投資者的考量。如果GIC參與央企重組,將有可能參與央企剝離的輔業資產運作,但也不排除參與其他央企的重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