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區持續干旱,北方遭遇罕見低溫天氣,惡劣的氣候條件使得今年的糧食生產乃至整個農業生產都處于極其嚴峻的形勢之下。連續6年的增產增收態勢,也面臨新的挑戰。
盡管糧食是否減產尚未得出定論,但糧價上漲已成事實。國務院日前緊急出臺了七項政策措施,促進扶持農業生產。有專家對此表示,此舉將抑制當前農業生產遭受的氣候影響,保障農產品的供給水平。但要根本改變農民靠天吃飯的格局,還應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南旱北寒,雙亮“紅燈”
自去年入秋以來,中國西南大部分地區遭遇了長達8個月的嚴重干旱。云南、貴州等省份的部分地區遭遇特大干旱,至今還未得到根本緩解。根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4月20日數據,目前,云南、貴州、廣西、四川4省區耕地受旱面積8909萬畝、占全國的76%,仍有1770萬人、1329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分別占全國的80%和75%。
與此同時,北方地區卻在飽受凍災侵襲。自去年入冬以來,東北地區先后遭遇至少15次以上的寒潮雨雪天氣,創1965年以來的最高記錄。據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布春介紹,黑龍江4月中旬出現大范圍降雪、大風天氣,部分地區降雪深度達30厘米以上,為近50年來歷史極值。強降雪天氣造成全省8300多棟大棚受損,小麥播種、大田整地等也被迫延遲。
“氣候因素是這幾年對糧食、農產品生產影響較大的因素。”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業所農業宏觀經濟研究室副主任李國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我國災害多發,農業生產面臨沉重壓力,特別是大春作物播種嚴重受阻,如果旱區不能及時播種,將造成重大災情和損失。而北方冬麥區持續低溫,對夏收小麥生產將帶來不利影響。尤其讓李國祥擔心的是,去年入冬以來,東北、西北地區出現的罕見低溫也使春播生產受阻,而且東北地區秋冬季降溫早,這將進一步縮短農作物生長期,東北等糧食主產區的產量將會受到更大影響。
氣候災害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農民收入問題。對此,李國祥說,近年來,國家對農業生產的重視程度在不斷加強,一系列惠農強農政策行之有效,中央財政對農民的各項補貼在大幅增加,農民生產積極性已經得到顯著提高,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農民收入應該不會出現大的問題。“總體說來,總量1萬億斤的生產目標還是不難實現的,但是局部地區會出現減產。”
雖然糧食是否減產尚不明朗,但糧價上漲已成事實。“糧價上漲容易對宏觀經濟造成一定的沖擊。”李國祥表示,今年我國經濟運行的核心就是保增長、調結構、防通脹。從目前形勢來看,在現有政策的刺激作用下,保增長難度不是很大,調結構則是一個長期任務,所以重點任務就是防通脹。這其中,糧價的穩定將會起到很大作用。
重農抓糧,不得須臾松懈
糧穩則天下安,糧食問題對于一國的經濟運行和穩定起著重要基礎性作用。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決定,實施七項扶持農業生產的政策措施。其中明確,中央財政按每畝10元的標準,對全國11個冬小麥主產區5300萬畝弱苗麥田給予補助,對云南、廣西、貴州、四川、重慶五省(區、市)2500萬畝玉米推廣地膜覆蓋技術給予補助等。
“國家此時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十分及時和必要。”李國祥表示,這七項政策涵蓋了包括種植業和養殖業在內的諸多農業生產類別,如小麥、油菜籽、生豬等,且主要通過向生產者直接補貼方式來保障政策效果。他認為,這些政策如能有效執行必定會加強農民的生產信心,保障農產品的供給水平,同時還會對規避物價急劇波動、管理通貨膨脹預期、刺激國內居民需求等產生積極影響。由此可見,這是一個直接關系國計民生的政策。
李國祥還表示,這七項扶持措施中,除了繼續實施油菜籽臨時收儲政策并提高收儲價格以外,基本上淡化了其他農產品最低收購價政策,著墨更多的是加大臨時性補貼,而且重點強化了政府職能以保障落實有效,由此不但看出中央解決問題的決心,也可以得出農民收入不會受到太大影響的判斷。
政策不僅著重解決當務之急,還將長遠問題一并納入。李國祥說,扶持措施中明確,中央財政在今年已安排145億元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的基礎上,再增加10億元,重點支持西南和北方地區機耕機播,此舉強調了機械化補貼,為農業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在李國祥看來,危機向來是一把雙刃劍。盡管目前生產條件十分嚴峻,但整體形勢對農民還是有利的。
夯實基礎,細水長流
何時不再靠天吃飯?這是我國農業生產中一直面臨并且亟待解決的問題。去冬今春多發的農業災害,讓人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與我國農業生產規模相矛盾的是,農業基礎仍然薄弱,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影響較大,農業穩定發展的任務更加艱巨。
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梅旭榮說,近5年來,我國每年因自然災害造成的糧食損失達1000億斤左右,為糧食總產的10%,其中,旱災造成的損失約占全部災害損失的60%左右。他認為,應該加強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影響的研究,在以后的農業科學研究中要加入氣候變化的因素,考慮氣候變化的影響。
除了氣候影響以外,農業生產中自然風險的應對能力,特別是農業生產性公共產品投資,以及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能否為農業持續生產奠定堅實基礎,是影響農民收入和農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基礎設施建設弱化將會嚴重損傷人們對自然變動的回應能力。在這一問題上,李國祥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認為,基礎設施薄弱并非國家財力投入不足,事實上,中央財政這幾年在“三農”方面的投入力度已經越來越大,重要的是在農業基礎設施供給不足、生產技術難以快速提升、經營方式過度分散化的情形下,如何強化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內生力量和可持續性。基于此,與補貼補助等短期扶持政策相比,我國農業生產扶持政策更應凸顯“夯實基礎”的準則,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李國祥同時指出,應該對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有效執行一攬子惠農強農政策充滿信心,農業生產補貼、補助、收儲以及收儲價格調高等措施也必定會降低農民的生產成本、穩定農民的投資預期。因此,短期內現有的政策安排會產生出提升農業生產、穩定物價變動等積極效應。(韓馨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