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礦石談判傳統的截止日4月1日只有幾天了,傳來的消息并不讓人樂觀。全球三大鐵礦石巨頭中現在都已經明確表達了對鐵礦石季度定價機制的青睞,這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鐵礦石價格漲幅或將翻倍的預期。
與年度合約的穩定性相比,鐵礦石現貨價的波動幅度要劇烈得多。在去年四季度剛開始時,國內的鐵礦石現貨價不過90美元/噸左右。而隨著新財年鐵礦石長協價起算日(4月1日)的臨近,目前這一價格已經站上了150美元/噸的高位。
如果鐵礦石真的在今年開始實施季度定價,并進一步向現貨市場靠攏,首先鋼鐵企業的利潤將大幅下降。負責人估算,如果被迫接受國際鐵礦石三巨頭漲價90%的要求,我國鋼企將為此多付出超過2600億元的代價。鋼鐵企業有可能將成本轉嫁到下游汽車、建筑等企業。
此外,今年鐵礦石如果實現季度定價,那么未來就有可能向現貨定價、指數定價進一步過渡。為了對沖現貨市場的波動風險,參與金融衍生品市場將是很多鋼廠的無奈選擇。如國鋼材期貨對現貨價格構成實質性影響,鐵礦石掉期合約對長協定價機制的影響就會逐步加大,因此“鋼鐵企業將面臨全方位的競爭壓力”。中國企業在參與國際金融衍生品市場時的經驗欠缺和機制束縛,鐵礦石“金融屬性”的增強對現階段的中國鋼廠來說顯然不是好消息。
中國和歐洲方面對待“季度定價”的態度較為謹慎。商務部此前表示,希望維護鐵礦石長期協議的價格形成機制。工信部原材料司巡視員賈銀松表示,希望繼續堅持鐵礦石長協定價機制,堅決抵制和反對任何形式的壟斷行為。
有分析分析人士認為,國際礦山很有可能從日本鋼廠方面找到鐵礦石“季度定價”的突破口。因為日本鋼鐵工業的產品較為高端,其轉嫁成本的能力也比較強。對他們來說,對鐵礦石穩定供應的擔憂要多于價格。中國鋼廠到底會不會接受鐵礦石“季度定價”,現在尚難定論。但是,從各方反映的觀點看來,鐵礦石定價頻率加快已是大勢所趨。
代表中國參與鐵礦石價格談判的寶鋼董事長徐樂江昨日表示:“現在礦石的供需關系上在一定時間內也出現了供不應求,運行了40多年的長協機制要一定的調整和完善,應該是合理的范圍。” 徐樂江還表示,隨著供應格局從壟斷到多元的轉變,需求格局從分散到集中的轉變,構建長期穩定的航運保障將成為一種趨勢,中國鋼企將繼續追求以長協為主的采購模式、增加長協需求比重。
|